第139页

“循旧例,取团茶用沸水冲泡即可,无需放葱姜煎煮”,唐离刚刚向那下人吩咐完毕,扭头却见刚才点头回礼的戎装将领正含笑抱拳道:“在下朔方兵马使郭子仪,敢问尊驾可是新科状元公唐离,唐别情?”

“郭子仪!”口中喃喃念了一句,唐离心下暗自寻思这几天也不知怎么撞了邪气,名将们蹭蹭的都往京城赶,心中这般想,随即起身的他已是拱手笑道:“在下正是唐离,久仰将军大名,不想今日得以在此相见,真是幸会!”

听唐离说“久仰大名”,并没有什么名气的郭子仪却是不以为意的轻轻一笑,全当这是客气话,正在他又将说话时,却听花厅外一个哈哈的笑声传来道:“别情,见到蛟儿才知道你也来了三哥府上,几次说让你到我府一叙,却从不见登门,怎么!莫非你是嫌弃五叔府中简陋不成。”

口中说着话,兵部侍郎李复道笑着从外边走了进来,唐离随郭子仪向他拱手见礼的同时,笑着回道:“侄婿近来事忙,改日自然少不了要叨扰的,只是我这一去就是拖家带口,到时五叔莫要心下叫苦才好。”

他这句话又引来李复道哈哈而笑,笑完之后,他才指着郭子仪对唐离道:“这位是华州郭子仪,当年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现任朔方兵马使,前不久朔方节度使张齐丘给粮失宜,惹的手下丘八们殴打判官,进而围攻节度使府,若非子仪措置得当,不说老张的身家安危,也不知要闹出多大事儿来!此人实有大将之风,趁他回京到部调职的机会,我带了他来给你岳父看看。说来你是文状元,他这武举异等却是有实无名的武状元,你们两位状元倒要好好亲近才是!”

“京中兵部多年来对我朔方诸军关爱有加,其实军士们对朝廷、兵部也都是忠心耿耿,此次不过是个例外罢了,末将实不敢当侍郎大人如此夸赞!”得这位实际上的兵部尚书如此夸奖,郭子仪脸上也没有半点得意忘形的神色,只是拱手逊谢。

听郭子仪这番答对,唐离暗自点头不已,说来有唐一朝三百年间所出名将无数,但除了那些开国武将,声名最显、福寿最全的就数眼前这人,后来立下不世之功的他不仅没有如同僚李光弼那般因朝廷猜忌抑郁而死,反是绘图凌烟阁,进封汝阳王,八子七婿富贵满门,寿八十五而终,而能得如此善终,除了郭子仪对朝廷忠心耿耿,侍上至诚的原因外,更得益于他在保持忠心的同时,比同时代武将处事更为圆滑,更懂得进退忍让及韬光养晦之道,历史以来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不乏其人,然则能如同郭子仪一般在朝野少有结怨者则可谓是凤毛麟角。

“调职?未知郭将军又将往何处高就?”唐离看着李复道似是随意问道。

关于郭子仪的调职想必早已定论,是以李复道也无顾忌,径直道:“近来北地颇不宁静,陇右、朔方支应起来太远,疲兵耗粮,朝廷有意于在阴山山脉木剌山处筑横塞并建安北都护府,郭将军便是这新任安北节度将军。”

闻言,唐离口称恭喜,但心下却难免有些为郭子仪抱屈,“安北都护将军”说来名头响亮,其实实力有限的很,早在这安北都护府设立之前,朝廷已有安东、安西及安南三都护府,只是这些都护府实力不济,就连辖地最大的安西都护府,也不过仅仅统兵一万五千人,而且这一万五千人中还有大多数是自当地招募,战力低微。说起来,这几个都护府倒更象是后世的保安维持队,真个上了战场很难有所作为。郭子仪虽然可以借助安西都护府的设立成为一方主将,但将这等已经历练成熟的名将放到二线部队,还真是有些浪费人才,唯一让唐离高兴的是,这个新任的安西都护府驻地是紧靠着奚族聚集区的饶乐都督府,与安禄山的平卢辖区接壤。

几人还待再说,却见正堂中走来一位小厮,通报说相爷有请五爷及郭将军,当下二人不敢耽搁,随着那小厮去了,留下若有所思的唐离品茶等候。

因着郭子仪如今的身份偏低,李林甫见他的时间也就短暂,不过半柱香功夫就有小厮来请唐离。

自花厅进了正堂,唐离见郭子仪刚刚走出堂外,也顾不得与李林甫及李复道说话,先自快步追出正堂。

郭子仪见这位宰相爱婿如此急匆匆的追出来,颇有些摸不着头脑,知道这不是说话的好时候,唐离也不与他多寒暄,只一拱手笑道:“在下虽是一介书生,但平生最好结交沙场争战的好男儿,今日与将军一见投缘,明日晚间愿于别情楼略备水酒与郭将军一叙,万望莫要推辞才好。”

唐离这举动分明有些唐突,但也正是这唐突显出他用意之诚,郭子仪本就是个内方外圆的人物,当此之时又岂会拒绝,军中出身总少不了几分豪气,他见唐离却是诚心相邀,遂也不做推辞,当即点头应允。

一路将郭子仪亲送到院门处,目送他远去之后,唐离才转身回到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