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

唐时道教大盛,“洞”在诗词中被用来特指道士居处,至于烧金等丹汞之事更是道门专利,于其时几乎是人人皆知,是以李腾蛟因有此问。

口中随意答应,但唐离的目光却是关注在对坐人身上,选用此词,他心下的想法却是想借机解劝这位身入道观、心却为情所苦的玉真公主。

这起拍二句,写道观外的飞花无数的缤纷春景以此反衬观中人的情愁,随后说明观中人的情愁乃是缘于对远行人的思念,而结尾一句以情结景,化用六朝时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的典故,来说明仙凡路隔,意中人远去不见,这段情事也只能如同那断续的飞落的花瓣般,美则美矣,其前途却注定是一片虚无。

丝毫不曾感觉到唐离的注视,眼中一片空蒙的玉真公主口中喃喃的只有:“流水桃花空断续”一句,良久的静默之后,才见她蓦然起身,一言不发的抓过歌女面前的那张卷纸,就此出屋而去,跨过门槛时,那踉跄的脚步几乎跌倒在地。

目睹她走远,轻叹出声的唐离刚要说话,就见一个外间一个侍女进来福身一礼道:“少爷,贞华道长在院外请见。”

第一百二十一章 旧事

唐府后院门处,往日行踪隐秘无定的贞华道长脸上再没了原有的从容,银白色的月光洒在道袍及那张侧脸上,原本该是飘逸的风姿,现在显现出更多的反而是沉重。

唐离缓步而来,看了看贞华道长脸上那道狰狞的伤痕,“道长随我到书房叙话。”随意的一句话说完,他便当先向前行去。

负责司职书房的童仆见少爷来此,忙张张的卷帘、熏香、煎茶,忙活个不停,进入书房中坐下的贞华道长固然是沉默无语,而负手随意浏览着书架的唐离也并不出言制止。

香炉中极品鸡舌香燃袅袅,两盏清茶奉上,童仆悄然退去,转身坐回书几后的唐离端起茶盏,轻吹着盎盎的水气。

“由长安北行,经河东、河北两道出关,就可到达奚族地界。经奚族继续北行,可达契丹、室韦,再上经渤海可由陆上直达新罗。因此奚族既是大唐出关的第一站,也是扼守东北诸族南下的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见贞华道长开始说话,唐离并不插言,只是静静持盏而听。

“一族奚人又分为五部聚居,每部都有小王一名管理部务,合五部小王,公推一人于饶乐设金帐旗鼓总领全族,这被推举者就是奚王。自国朝贞观年间,太宗陛下大败突厥联军,继而推行‘天下为一’的诏令以来,奚族也如其他各族一样前来长安朝贡请附,太宗陛下始手诏于奚族旧地设置饶乐都督府,赐时任奚族大王为‘李’姓,废推举改行世袭,永镇饶乐,而五族聚集之地也分设州府,原有各小王就地出任刺使、知州,依旧管理旧务,自此,奚族原有辖区成为大唐的羁縻州。”

“自贞观朝中奚族成为大唐的羁縻州以来,直到如今,每任奚王所娶正妃必是我朝公主,阿三的亲娘就是上任奚王正妃!”贞华道长说了这许多,终于把话题落在了阿三身上。

“和亲”一词儿唐离理解起来倒是没有半点困难,但听到阿三亲娘居然是个公主,巨大的反差让他大感惊讶,“阿三他娘是公主?”

“公主!是,她是公主!”贞华道长的脸上露出丝丝悲凉的讥诮笑意,“她本是宜春院中一名普通宫女,突然有一天乌鸦变凤凰就有了‘咸宜公主’的封号,只是还没容她扬眉吐气,在宗人寺呆了几个月以后,就被远嫁到苦寒的塞外饶乐成了上任奚王妃,第二年,也就有了李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