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一所简陋的酒馆里,两个胡子拉茬的中原来客正在对饮,虽然不修边幅,服装破旧,但是骨子里那种文人特有的气质却是怎么也抹不去的,其中一人端起酒杯道:“这边塞风光如何?”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位眼神矍铄的中年人,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望着窗外渐渐飘起的雪花道:“古道黄沙,西风瘦马,自然不是江南的小桥流水、桃花茅舍可以比拟的,这里才是男儿一展抱负的所在啊。”
先前那人拍手道:“致远兄如此感慨,定然又有描写边疆壮丽山河的佳作问世了吧。”
被称作致远兄的中年人道:“非也,山河风光再壮丽,也不如英雄豪杰的壮举激动人心啊。”
第31章 边塞诗人眼中的英雄
“哦?致远兄所说的英雄豪杰莫非就是匹马戍凉州的张思安张副帅?”
“正是此人,西北边陲自古就是英雄辈出之地,金戈铁马,碧血黄沙,成就多少男儿壮志,可惜朝廷无心西拓疆土,只知道浑浑噩噩、花天酒地,我这次前来西域采风,就是想写一些传诵英雄的诗篇,来激励中原那些百无一用的书生们,让他们知道边塞将士的艰辛与英勇。”
“那致远兄真是不虚此行啊,亲眼目睹了十三凉州豪杰的壮举,光是这件事就能写上几十首诗了……”
两人闲谈着,不知不觉喝了好几壶酒下去,酒兴正浓,忽然被窗外的噪杂声打断,抬头看去,数百名衣着褴褛的难民正在凉州城最大的粮铺前聚集,乱哄哄聒噪着什么,仔细一听原来是抱怨粮铺涨价太凶,昨天还是三两银子一斗粟呢,今天就涨到十两了,粮铺的伙计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根本不理会下面的群情激奋。
“奸商!居然在这个时候大发国难财,榨取民脂民膏,当真可恨!”边塞诗人愤愤道。
他的同伴奇道:“奸商横行,官府为何不管?”
诗人道:“现在凉州当权的已经不是曹延惠了,而是曹俊小儿,竖子比之乃父差之千里啊,眼下正是同心协力之际,又怎能容许这些奸商谋取暴利呢,看那些百姓面黄肌瘦卖儿鬻女,良心何忍啊!”说着一拍桌子竟然站起来径直向那粮铺走去。
诗人穿过激愤的民众,来到粮铺前,一把扯下写着粮价的水牌子踏在脚下,借着酒劲咆哮道:“你们粮铺里的粮食,都是这些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当初收粮的时候才几个钱一斗,现在居然翻了十几倍!这是趁火打劫啊,你们不是卖粮食的商人,是剪径的强盗,强盗还给人留点路费呢,你们连活路都不给别人留啊。”
一番痛骂把粮铺的伙计给骂愣了,百姓们却齐声叫好,诗人更加狂性大发,指着粮铺喊道:“老天爷不让人活还情有可原,你们这些奸商凭什么不让百姓活命!寒冬腊月大雪天,多少人就差一口饭活不过来,兵荒马乱的老百姓没了田地家园就已经够苦的了,你们还再火上添油,你们还有没有良心啊!”
诗人的煽动能力就是高,老百姓本来还是苦苦哀求粮铺减价,现在气势大盛,都跟着痛骂粮铺黑心,诗人趁势高呼一声:“吃大户啊!”无数难民拿着口袋一拥而上,瞬间将粮铺的门板冲倒。
一场暴乱就此引发,饥饿的难民冲垮了粮铺,抢走了大批存粮,粮铺的伙计哪敢阻拦,抱着头在柜台下面瑟瑟发抖,诗人则站在大门口仰天长笑,诗兴大发,正待吟出一首诗来,忽听得街头鸡飞狗跳,官军已经闻讯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