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了那朱祁镇指名道姓的责问,脸色灰败的于谦险些站不住身形。是啊,难道还不够吗?当今天子与上皇之间,略一比较,就算是个三岁的娃娃也能分得出好歹来,他于谦,难道智商还不如三岁的孩子?
城上的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在了这位大明的兵部尚书身上,都想知道,这位声明赫赫的兵部尚书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城门一开,朱祁镇率领这近三万骁勇的边军精锐长驱直入,那位如今卧于病榻之上的朱祁钰焉是这位太上皇的对手?以朱祁镇如今的声势威望,重临帝位,怕是文武百官之中赞同者,要占到十之八九,可谁又能保得定朱祁镇会不会在上台之后,一如那太宗皇帝一般,大肆残杀建文帝的臣子?
可是,若是不让朱祁镇这位大明的太上皇陛下入城,那理由呢?朱祁镇的那番话,已然获得那城头之上的京营将士们的认同与肯定,自己若真断然拒之。
真把朱祁镇给惹恼了,那到时候,大明朝,怕是又要再经历上一场靖难之役,到时候,天下黎民,怕是又会陷入战火离乱之苦,天下百姓,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被殃及。
两难,于谦绝望地发现,摆在自己身前的这两条路,都是那样的鲜血淋淋,荆棘丛生……
“还请尚书大人,早做决断。”这个时候,杨洪深吸了一口气,上前一步到了那神情恍惚的于谦身边,深深一躬沉声劝道。
而杨洪身后十数名将领,亦随同那杨洪朝着那于谦长施了一礼,虽未开口进言,却也已然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杨老都督,你,你们……”于谦霍然转过了身来,看着那须发苍苍的杨洪,看着其身后边那些体身雄壮,神完气足的将军们,看到他们如此态度,于谦心里边不禁一凉,他知道,自己的命令他们或许现在会听,但是,会听多久呢?
“罢罢罢,于某,就再为当今天子,做一件事吧,也算是圆我们的君臣之义。”于谦苦笑半晌抬起了头来,脸上再次恢复了血色,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凝目望向那城下的朱祁镇。
“上皇陛下,微臣愿开城门,但是有一个请求,不知上皇陛下可否答应,若是上皇陛下答应的话,微臣愿意打开城门,以迎上皇陛下御驾。”
朱祁镇,略略一思,便已然明白于谦的大约意思。不禁哂然一笑朗声道:“于卿,汝之所思,欲让朕所允之事,莫不是饶过那朱祁钰父子?”
不待那于谦回答,朱祁镇便接着高声言道:“朕终究是他的兄长,朕做不出那样骨肉相残的事来,朕可以在此,当着数万将士的面立誓,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朕在此立誓,不论是朱祁钰父子,或者是朝中诸臣,只要愿意为大明之稳定安宁,不做出过激之事的,朕必既往不咎。决不妄杀一人。”
听到了朱祁镇之誓言,于谦仿佛卸掉了肩头上的最后一副重担一般,脸上露出了轻松之色,略退一步,然后朝着那城下的朱祁镇长躬及地。“臣相信陛下言出必行,如此,臣无话可说了,杨大都督,烦劳你传于某之命,打开城门。”
“末将遵命,来人!速速大开城门,以迎上皇陛下!”杨洪总算是长吐了一口大气,如此一来,大事定矣。而方自在吩咐下属的当口,突然听到了耳边传来了呛啷一声兵刃出鞘声,杨洪不禁猛然转过了头来,正好看到了那一脸平和的于谦正将那柄出鞘的利剑往那颈项上横抹过去。
不由得大惊,老当益壮的杨洪一个跃步,带着手护的大手猛然一把抓住了那柄已然搁于颈顶上的利剑,不过那于谦的颈项皮肤已经浸润出了血丝,顺着那柄长剑雪亮的剑身流溢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