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中其他人都不由得一脸的诡色,偷偷地瞧了瞧那朱祁镇和万贞儿,不过还好都很隐蔽,包括罗亨信那老头也同样目光显得相当的八卦,脸上还露出了一丝果然如此的表情。
在他的眼里边,朱祁镇这位太上皇根本就是瞎忽悠人,分明就是假公济私,想要捞漂亮妞,又怕别人说他不思进取啥的,所以还搞出这么个花样来。
不过嘛,年过七旬,仍旧有八位小妾的罗亨信觉得如今朱祁镇的身边的女人的确也不多,再加上朱祁镇为了宣府日夜操劳,所以,这种怪异地,拿漂亮妞出来打小工的行径也就懒得理会了。
朱祁镇倒没有注意周围人的异样,而是面色一整沉声言道:“诸卿,你们看看,那也先若是想要南侵,当以何处为其突破点?其来势如何?大家有想法,尽管说,正所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嘛……”
早就一直在深思的杨信听得此言,倒是第一个站了出来,朝着那朱祁镇躬身一礼之后言道:“也先想要对大明动刀兵,首选必为我宣府。因为宣府乃是京师西北之屏障,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蓟州镇。故尔,至我大明立朝以来,宣府向来置以重兵把守。”
“且我宣府直面草原腹地,犹如一柄插在大草原中央的刀子,将蒙古人分割成了两块,而且匕尖,正对着瓦剌的王庭金帐,我大明若是从宣府出兵,不过日许,必可马踏瓦剌王庭。故尔,瓦剌若是想要南侵,必然会将矛头对准我宣府,若是能够拿下宣府北部的诸多关隘,那瓦剌王庭,当可无忧,到那时,他们自可从容调兵南征。”
“不错,正是此理,宣府之紧要,不单是因为他是我大明之屏障,更是一柄可以伤人的尖刀,使瓦剌如鲠在喉。所以多年以来,草原诸部,明知宣府为我大明名将杨大都督所镇,亦不得不硬着头皮来攻。就是希望能够把这柄尖刀给掰断了。”老奸巨猾的罗亨信抚着颔下长须,点头认同了那杨信的看法,不然,杨信这样的名将,上哪哪安宁,为啥在这死死呆着,就是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宣府的重要性,若不是那位朱祁钰因为太上皇设计除喜宁,从而心中有些担心这位盘踞于边镇数十载老将军会不会在暗中与那太上皇有什么勾结,会对自己有所不利,不然,杨洪是根本不会离开宣府的。
而缺了杨洪这员草原诸部所畏的大明名将,再加上宣府当被被瓦剌说诸部南侵时狠狠地破坏了一番,各方面,肯定都会比最强盛时要虚弱得多,而也先成为了新的大汗,想要南征,必然会先取宣府,若是能够拿下宣府,至少就证明他要比脱脱不花时代要强大得多。
第二百零三章 题难解,忽闻笑
“也先想要进攻宣府,这一次,绝对不会单单止是像过去一段时间一般,以小股兵马来攻,怕是要举国之兵了。”罗亨信的表情显得凝重了起来。“立威,自然要获胜,想要取我宣府,必然会兴大军而来。”
“我倒觉得,也先若是想取兴大军取我宣府,那现在应该不会来了。”这个时候,杨信又忍不住冒出了这么一句话,让朱祁镇不由得一愣:“为何?”
“回禀陛下,如今已然入冬了,若是瓦剌真要大举来攻,光是筹备粮草,如今士卒,虽然不像我大明一般繁琐,可是至少也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到了那时,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以蒙古人擅野战而不颤攻城的常例,想要在冰天雪地里拿下有我大明精锐镇守的城垣坚堡,不过是痴人说梦。”杨信隐蔽地翻了一个白眼,耐心地解释了起来。
而心里边正可劲地犯嘀咕,太上皇似乎对于军事蛮精通的,应该知道行军作战,天时地利,缺一不可,可怎么这会子居然会犯这样的糊涂。
朱祁镇呆呆地瞅着杨信,然后缓缓地转头望向了厅外,那萧瑟的风儿呼啸而过,卷起的残碎叶片在半空中挥舞着,然后张扬而去。朱祁镇总算是反应了过来,不由得翻了个白眼,你妹的,这是古代,不是近代,更不是二十一世纪高科技战争的年代。就算是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德国数百万精锐也同样败在了俄罗斯的严寒之下,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转折。
朱祁镇有点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尖,干咳了一声言道:“也是,这天气,一日比一日寒冷,也先想要出动大军,的确不智。不过,若是以小股奇兵,出其不意的话……”
“的确,若是我们没有收到阿剌的消息,不严加防备的话,十有八九,边界诸堡,必然会有松懈,为瓦剌所乘,到那时,我们在调兵欲夺,天时已不利于我宣府矣。”袁彬也不由得脸色微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