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于谦也同样地是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这样的结果虽然不是最好,但是,终究要比让皇太子留在这里要好,于谦心里边也已然暗暗地将那些流言,与此次皇太子被谋弑的事件给联系在了一起,这也是为什么他会站天子的对立面的原因。
他可不希望大明朝再出现什么可怕的动荡,况且,当今天子的所作所为,实实在在是显得那样地不地道,不说他人,就算是于谦也在心中暗暗腹诽不已。
在太皇太后的监督之下,这项议案以最快的速度变成了旨意,获得了通过,天子下诏,委石亨之侄石彪为将,护送皇太子往宣府,在这个时候,杨洪得到了那老王直递来的眼神,很是心领神会地越班而出,厚着脸皮举荐了自己的长子杨俊作为石彪的副手。
朱祁钰心里边极为不爽,正欲拒之,却不想,杨洪的这个举荐恰好是顺了那太皇太后的心意,谁都知道,石亨乃是当今天子最喜爱的爱将,而那石彪,正是其侄,让他去护送皇太子,说起来,太皇太后还真有那么点不放心。
而杨洪举荐了杨俊,杨俊是谁?是年青一辈中,鼎鼎有名的虎将,而且亦是那已经投效于太上皇麾下的杨信和杨能的兄长。杨洪此人于宣府近二十载,威望无人可及,杨氏兄弟三人之中,杨俊又随其征战最久,功勋最著,在宣府颇有威望。
他随太子而去,至少,有杨俊在旁钳制,那石彪想干什么,也得想考虑考虑,收拾得了杨俊不。相信到时候,太上皇自然会有手段将其留下,这样的虎将,必能使朱祁镇再添臂助。
太皇太后这一开口,朱祁钰只能干瞪眼,悻悻地尊了太皇太后的意思,而那老杨洪退于了站班之后,抚着那雪白的长须,心里边不禁长出了一口气。
在杨洪看来,如今坐在龙椅上的当今天子,不论是气度,还是其所作所为,各方面都远远逊色于远在宣府的太上皇。如今,更是因私心,而频频得罪满朝文武,上台之后,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却做了一堆。
再看看太上皇,自被俘以来,痛定思痛,心性大变,变得英武果断,大有担当,宣府城下那一幕,只要杨洪闭上了眼,就觉得历历在目。
大同城下亦然,京师城下更是不顾为敌所困,说出那样一番,激得过百文武,二十万老弱残卒,百万士绅子民血气翻涌的话来。
而今,群臣与当今天子的裂痕越发明显,而甚至连太皇太后都不顾天家威仪地站了出来,可以想象得到,这情形恶劣到了何等地步。
杨洪至入朝以来,一直冷眼旁观,越是暗中细心观察,却越是胆战心惊,想想回想起那太上皇所做的一切,再联系到当今天子的所作所为。
如此鲜明的对比,别说是站在近处的满朝文武,就算是大明的士绅百姓,又有几个不开眼的,想想那些市井流传开来大行其道的关于太上皇传奇的话本,想想太上皇杀刘柄忠向天子示威,杀宣府一干宦官,慑服宣府文武,得宣府百姓拥戴,使天下官员交口赞诵。
如今,太上皇又胜了一仗,而且是一场让所有人都倾向了太上皇这边,不但将那皇太子给接过去,还将文武百官也拉到自己一边来的大胜仗。
这一仗不但让当今天子威望再受重挫,更让人联系起了之前发生的太子谋弑案,前后一联系,就算是不是当今天子干的,这下也不会有人相信他的清白了。
正是因为看到了今日这一幕,杨洪才下了最终的决心,让长子杨俊也离开京师,至少,凭他多年的敏锐直觉来观察,他不认为,如果太上皇想要做什么的话,这位当今天子能够阻拦得住。一句老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足以说明了一切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