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承诺萧凡,若有言官参劾,必为他挡之,君无戏言,话说出来当然要算数的,朱允炆对朋友很热心,于是天没亮他便在宫里翻书看典籍,预测言官们会列举一些什么罪名参萧凡,而他这个天子又该怎样有理有节有据的帮萧凡挡回去,条条框框,包括大明律,皇明祖训等等都翻烂了,终于胸有成竹,觉得能够应付大臣们对萧凡的诘难,这才施施然带着自信的笑容上朝。
可早朝一直到现在,居然没人出来参劾萧凡,简直浪费了朱允炆的一夜苦功,这怎么行?
朱允炆不乐意了。
就好比一个人预测到要下雨,于是提前带了伞出门,结果一路艳阳高照,半滴雨都没有,带伞的人心里当然有些不平衡。
朱允炆现在也是这种心情,朕都带了伞,你们怎能不下雨?态度有问题该禀奏的国事差不多都说完了,吏部的值日官扫了几眼殿下众臣的反应,于是站出来正待大喝“国事奏毕,百官退朝”之时,朱允炆赶紧抬手打断了他。
“慢着,慢着!”
众臣抬头,好奇的瞧着这位年轻的天子。
朱允炆飞快扫了一眼站在勋贵(公侯)班里的萧凡,然后清咳两声,和颜悦色道:“众卿没有别的事禀奏了么?”
群臣互相看了一眼,接着一齐摇头道:“禀陛下,臣等无事可奏……”
朱允炆不甘心的道:“众卿再想想,偌大的大明,不可能就这么点儿事吧?肯定还有事没说……”
群臣一楞,各自犯起了嘀咕……
天子这模样……他是没事找事呀,闲的吧?
“禀陛下,臣等真的没事了……”
朱允炆皱眉,谆谆善诱:“怎么能没事呢?比如说,昨日京师……”
群臣抬头望着朱允炆,一脸茫然疑惑:“昨日京师怎么了?”
朱允炆心里那个气呀,你们都是聋子瞎子么?昨天镇抚司衙门死了几百人,这么大的动静难道你们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