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页

但李亨还有个最大的依凭不倒,使得李隆基迟迟不敢动他,那便是手握二十几万重兵的王忠嗣,他事先布置的两个节度副使王难得和董延光却不能服众,最终无法架空王忠嗣,使得李隆基不得不物色新的替代者,在前年,也就是天宝六年,唐蕃间再次爆发了争夺石堡城的战役,王忠嗣手下胡人悍将哥舒翰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得极为出彩,保住了石堡城,他也由此进了李隆基的视线,李隆基毫不犹豫罢免陇右节度副使董延光之职,任命哥舒翰为陇右节度副使兼河州都督。

在这次王忠嗣进京述职中,自然就是由哥舒翰暂行节度使事,这正是李隆基所等待的机会。

三年的岁月十分短暂,但给李隆基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三年间,他老态毕露,须头白了大半,脸上的面皮松弛,手臂和脖子上都出现了老人斑。

此刻,大唐天子李隆基正斜躺在龙榻看一份绝密报告,报告的内容正是几方角逐的金丸事件,他的人虽然没有参与之事,但李隆基的情报却远较当事者清楚,他仿佛一个居高临下之人,看到的是问题的实质和整体,报告的内容十分详细,仅仅只缺了第一天晚上金丸争夺的一段,其他如李亨写密信给王忠嗣,李林甫、庆王、李清三方的争夺,到最后荔非守瑜得到密信,一直到二个时辰前,李清将密信还给了广平王,报告中都记录得详详细细。

“啪!”李隆基将报告随手扔到桌上,回头对高力士冷冷道:“这个李清,难道又要来坏朕的大事吗?”

高力士小心翼翼上前一步,低声道:“或许李侍郎没有看出陛下的心思,是出于保太子的考虑。”

高力士的心里十分矛盾,这份报告就是他刚刚整理出来,虽然他一直支持李亨,但看目前的形势他也明白大势已去,他并没有因此隐瞒或删去部分内容,而是如实地向李隆基汇报,太子倒了对他是有损失,可若失去皇上的信任,那就得不偿失了。

李隆基的鼻子轻轻哼了一声,“他没有看出?大将军当真是这样认为的吗?”

“这……”

高力士面露难色,他尴尬笑了笑道:“老奴对此子的印象不错,所以皇上一问,老奴便往好的地方说。”

李隆基面色稍缓,微微一笑道:“这是实话,其实朕对他的印象也很好,年轻有为、有情有义,但他是户部侍郎,只要管好财税便可,又何必来插手太子废立,让朕左右为难。”

“要不,让老奴去提醒他一下?”

李隆基沉思片刻,摇了摇头,道:“此事你就不要过问了,朕自有定计。”

这时,鱼朝恩悄悄走到门口禀报道:“陛下,杨中丞来了,正在外间等候!”

“宣他觐见!”李隆基迅速坐直了身子,杨国忠就将是他此次易主东宫的主力,在他眼中此时的杨国忠已经不是三年前那个卤莽、惹祸的国舅,已经初具权谋,可以慢慢取李林甫而代之。

“微臣参见陛下!”杨国忠大步走进书房向李隆基叩首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