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随风,可不就是无根之人么?”想到这,李清微微一笑道:“此事极易,只要公子给我准备一百两银子便可。”
唐时的科举分常试和制科,制科是皇帝兴之所致,向天下选才,什么农民渔夫都有资格报考。
而常试是固定的考试,分为两步,先是乡试,由各州府自行安排,中者称举人,但前提是要有生徒的资格,也就是要通过官学的入学考试,即童生试。
中举人后,便可进京参加省试,省试的科目繁多,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天宝后,举人大多只参加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重策,进士重诗,就看自己所长了。省试考中,也只获得做官的资格,吏部还要考察本人的相貌、德行,无误后方才授官,有的一考察就是几年,把人的头发都等白了,而幸运者如仪陇县县令柳随风,进士科考中,只等一月,便得授官。
他此时刚处理完公事回到家中,看在张夫人的面上接待了李清,听他说完来意后却猛吃了一惊,虽然对方说得含糊,但他还是明白过来:“张公子想要个童生的资格。”
若在往常,他必定是轻轻端起茶杯,道声“送客!”,可今天他不敢,送客搞不好就是送掉自己的前程,但他左看右看这个张府年轻的西席,着实有点瞧不起他的出身,哼!一个道士。
但礼数却不丢,柳随风笑笑道:“我六岁识字,八岁学诗,二十岁中举人,三十二岁进士及第,也不知吃了多苦,挨了多少板子,好容易才走到今天,李公子这一句话,可不就断了我的清誉吗?”
他斜眼看着李清,脸上似笑非笑,只等他的答复,他需要弄清楚,这个童生的背后倒底站着谁,是这个西席、张公子、张夫人还是鲜于仲通,风险是有的,就看值不值去冒这个险。
李清暗骂一声虚伪,也笑道:“难道柳大人不想问问张公子要这个童生做什么吗?”
柳随风心中微微一凛,是了!这个张公子是全县出了名的不学无术,他要这没有意义的童生来做什么?心中想,但面上却丝毫不露,只是端起茶,轻品了一口,却将后面的话一字不漏地听入了耳。
“柳大人也知,鲜于家的几个公子都在成都读官学,这新政县只剩老幼妇孺,确实需要一个男人撑撑门面,也巧,新政县的县尉明年就要退仕,鲜于大老爷的意思就让他外甥来任此职,鲜于二老爷也同意,有张仇在家乡撑着,他们将来去京为官,也好放心,只是大老爷好面子,希望他的外甥能取个举人功名再就任,这童生是第一步,所以夫人就想麻烦柳县令,她不好出面,便让我来说说,夫人又说,如果柳县令觉得为难,权当没这件事。”
柳随风这才知道事情原委,此事合情合理,倒也没什么问题,只是那张夫人不好出面,难道他就好出面吗?便淡淡笑道:“此事我知道了,只是这次童生试,我不管,李公子可去找县丞。”
说完一推杯盖:“送客!”
话说到这个地步,也就是说柳县令已经八成同意了,只剩下一把火,这火就是李清口袋里沉甸甸的银子,但这送礼也要讲究点学问,若是贸然把银子堆出,那非当场被柳随风赶出家门不可,就算人不知鬼不觉,可让柳县令的面子往哪儿搁,人家可是堂堂的进士及第,是素有清誉的朝廷命官,虽然礼是要收的,但却不从外人手上拿,而门路,人家县令大人不是指出来了吗?县丞!
有了门路,后面的事就好办得多,这县丞也是张府常客,官虽不大,但要养的家小却不少,已经年过五十,升迁无望,所以对那银两阿堵之物是分外的看重,李清只说是县令让他来的,他便心领神会,当下收了那一式两份的百两银子,并笑言张公子尽管来考试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