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与吐蕃人的战争磨砺,陇朔大军的军纪非常严明,令行禁止,号令统一,这显然是战斗力的一种外在体现。
葛勒带着两个回纥军卒匆匆向张瑄的大帐行去。张瑄突然紧急召他过去议事,他也不敢怠慢。在这支大军里,他不再是回纥王子,而是张瑄手下的一员大将。
进得张瑄的帅帐,葛勒就觉得气氛有些压抑和紧张。封常清、郭子仪、仆固怀恩、李嗣业、雷万春、南霁云等张瑄手下的心腹大将都在场,只是分列两侧,神色肃然不语。
“葛勒见过大元帅!”葛勒有些狐疑地躬身拜了下去。
张瑄缓缓起身,摆了摆手,“葛勒王兄请坐!”
葛勒虽然在他的帐下为将,他此番回纥仗义举兵助战,兼之葛勒毕竟是回纥王子又是他的妻兄,张瑄也不能不给葛勒几分面子。
“诸位,本帅接到潼关颜真卿密报。中军官,你将信函内容宣读一遍。”张瑄将手里的信函递给了自己身后的中军官。
中军官不敢怠慢,立即将颜真卿给张瑄的信念了一遍。
听完,众人脸色都为之一变。
颜真卿不仅冒险被逼出战,而且潼关守军内部还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若是颜真卿落入安禄山的圈套,再吃败仗,而那范铮则引军出降,潼关危在旦夕。
一旦潼关失守,关中门户大开,安禄山叛军趁势全线冲进,纵然是陇朔大军,也陷于被动防守之中。
“大帅,颜真卿轻率出战,必败无疑。事不宜迟,我军当即刻拔营向潼关行进,以免不测!”郭子仪深通兵法韬略,知道颜真卿此战必然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将潼关至于险境之中,立即抱拳行礼道。
“是啊,大帅,潼关不能丢,好在我军距离潼关不过百余里,应速速发兵潼关,迟则生变”封常清也起身道。
张瑄默然点头,叹息了一声,“颜真卿接连败于叛军之手,非战之过也。而此番冒险出战,又是各方压力促成,自有一番良苦用心。可惜他的这番良苦用心,这天下人中也就是本王能略明一二……”
“此战,颜真卿必败。当然,颜真卿出战也是怀着必死之心的。恐怕,他就没有想再活着回到潼关。战况危急,恐怕救援不及了。只可惜一代名臣,就此毁在小人之手,令人扼腕叹息!”
“为防潼关生变,本王决定兵分两路。本王率神策、神武两军与回纥骑兵先行,连夜驰往潼关;而后路兵马,则由封常清统率,调集大军辎重,也争取时间赶赴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