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页

天唐[校对版] 格鱼 1282 字 2023-03-15

“所以,在张瑄心里,最大的祸患不是吐蕃人,而是安禄山。我今日所作的种种,都是为将来抵御安禄山做准备。”

张瑄朗声道,“安禄山与吐蕃人背后勾结,若是安禄山起兵谋反,吐蕃人必趁机出兵侵略我河西陇朔乃至剑南,若是如此,内忧外患之下,大唐危矣。”

“因此,我冒险与吐蕃人连番开战,竭尽所能,削弱吐蕃国力。如此一来,起码在三年内吐蕃人会陷于内乱之中无力兼顾西域和中原,安禄山纵然反叛,我军也不会陷于前后夹击之中。”

“安禄山屯兵范阳河东等地是十余年,这十余年间,可以说安禄山时刻在为谋反做准备。如果安禄山起兵,我军与安禄山军马交战,其实不占优势。陇朔军马虽然骁勇,河西哥舒翰的7万大军也固然久经沙场,但与安禄山的范阳铁骑相比,还是要差一些。”

李倓长叹一声,点了点头,“平西王所言甚是,安禄山这十多年来率范阳铁骑东征西讨,范阳军马之勇猛彪悍非朝廷军马所能及。”

“因此,我日后能与安禄山军马相抗的最大依仗就是火器。有火器装备陇朔军马,他日与安贼作战,我心里还能有一些底气。”

张瑄缓缓转头来望着李倓,“这是我一直没有向朝廷奏报并公开火器之术的关键所在。若是公开火器之术,以安禄山的财力必然在最短的时间里仿制出来,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又凭什么再与安贼交战?”

李倓长出了一口气,其实在张瑄说到安禄山的时候,聪慧的李倓就已经明白几分了。

“殿下,有些话张瑄无法言明,还请殿下亲自修书一封上报监国太子殿下,将张瑄今日之难言苦衷禀报太子,安贼平定之日,张瑄必不敢藏私,火器之术定然及时昭告天下!”

“至于现在,哪怕是有千万人的误解和非议,张瑄也在所不惜!”张瑄猛然挥手,神色湛然。

李倓躬身长揖,“平西王忍辱负重,用心良苦,小王钦佩万分。请平西王放心,小王一定上书朝廷,为平西王正名!”

第273章 移民之乱

“殿下,其实个人毁誉算不得什么,张瑄也不计较。张瑄所图者,能竭尽所能,匡扶大唐天下,让大唐国力强盛威孚四海,我之国民百姓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张瑄此生,唯此心愿尔!”

张瑄声音慷慨,脸上神光凛然。他扭头望向了西北方向,前面不远处,在灵州通往河珧一带的官道上,正有一队队由官府差役组织的百姓移民队伍,慢吞吞地向河州而去。

建设两宁州,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一段日子以来,张瑄的大都督府下令,从灵州、朔方境内移民数万人进入两宁州,而吐谷浑部落已经前期分三批移民过去,估计此时正在路上。

而在李光弼的努力之下,原因为吐蕃人入侵而流离失所的鄯州青海一线失却家园土地的边民,也逐步在两宁州安置下来,成为第一批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