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李光弼已经失去了对于朔方兵马的指挥权,包括这百余护卫军卒,从即日起也不能再接受他的命令。
李光弼即绝望又愤怒,正要独自上马驰返夏州,却被南霁云率军卒当面拦住。
李光弼强行压住火气压低声音道,“南将军,在下回返夏州,你为何阻拦?”
“大都督有令,李司马不必回返夏州了,可即刻去灵州赴任,也可进城去与诸将一起饮宴,待明日与大都督一起赶赴灵州!至于李司马的家眷,仆固将军自然会派人送到灵州!”南霁云在马上拱了拱手道。
李光弼气得嘴唇都哆嗦起来,如果不是多年为将掌兵,他深知军中军纪森严,他此番定然会不顾一切地咆哮起来。
李光弼终归是一个理性之人,城府深沉。他明白自己既然落在了张瑄的手里,若是再与张瑄拧着干,下场肯定会很惨。
他已经看得出来,这个年轻的大都督心狠手辣,绝不会心慈手软。
李光弼脸色闪烁半天,还是慢慢压下了火气去,向南霁云拱了拱手,拨转马头竟然进了朔方城。
南霁云在马上望着李光弼纵马驰去的背影,暗暗摇了摇头。
他跟随张瑄日久,对张瑄的性情渐渐有了一些了解。他知道,张瑄此番打压李光弼的目的在于通过这种雷霆手段立威,震慑那群桀骜不驯的朔方将领。
他罢免了李光弼,却起用了仆固怀恩和陈阳,这会最大限度地避免朔方军权交接的动荡不安。要知道,仆固怀恩和陈阳都是久在朔方掌兵,熟悉朔方情形,军中也有人脉,培植这两人起来,有利于张瑄掌控朔方局面。
既然如此,张瑄是断然不会再往李光弼回返夏州的。若是让李光弼再回朔方军中,虽然李光弼未必敢做什么,但毕竟是有隐患存在,张瑄不会冒这种险。
张瑄是一个貌似强势霸道,实际上是一个无比谨慎之人。
他之所以果断向李光弼下手,表面原因是李光弼目中无人蔑视他这个大都督的存在,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李光弼这些人盘踞朔方军中多年,关系盘根错节,已经形成了割据的局面,若是不动用雷霆手段,张瑄的军令在朔方一地会遭遇阳奉阴违。
拿下李光弼,与张瑄一开始的谋划有些偏离,这也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