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道观的两个老道姑都没有道箓,自前一任主持去世之后,就靠着微薄的香火和田产过活,日子过得极其清贫。她们知道李时珍做个太医院太医,又偷听到吴节是皇帝身边的近臣,立即动了心思,想求吴节帮忙让衙门里派个正式的住持过来。
吴节本来不想管这种闲事,可蛾子本是个敬畏鬼神之人,满眼都是企求,吴节心一软,就点了点头:“道观归哪个衙门管我也不清楚,这样,我帮你们问问再说。”
两个老道姑自然是千恩万谢,不表。
吃过午饭,吴节让连老三护着蛾子回家去,自己则叫了一顶轿子去了西苑为陆炳传话。
却也巧,嘉靖正好在玉熙宫,他今日并未如往常那样在精舍中打坐炼气,而是带着几个太监在宫后的小山坡上看风景。
此时已经是初春天世界,玉渊潭历里的冰都已经融化,风吹来,满眼波光粼粼。
山坡上,青草已经发芽,绿得把人都心肺都沁透了。
“臣,吴节拜见陛下。”
“免了。”嘉靖今天穿着一件宽大的道袍,头上戴着金冠,风一吹来,大袍猎猎做响,仿佛要腾空而起一般:“一晃半月未见,可好?不请自来,定然有事。”
又朝几个随身时候的太监看了一眼。
那几个太监都是嘉靖用老的人,如何看不来火头,都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消失在山坡下。
吴节在皇帝身边一向随便惯了,听到他问,故意苦着脸:“回陛下的话,不太好。”
嘉靖倒也奇了,问:“怎么就不好了,大过年的,缘何如此丧气。”
说着话,就抱臂坐在山坡上。
吴节也挨着他坐了下去,道:“回陛下的话,臣的小妾身怀六甲,据李时珍李太医说,是个男孩。臣心中不安,感觉有些不好。”
“李时珍,他回北京了?”嘉靖有些意外,一笑:“吴节啊吴节,你这算是喜当爹了,怎么还觉得不安,这可是大好事。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今年十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