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

项庄摆了摆手,高初却忍不住提醒道:“不是三将军,现在是上将军了!”

“呃,对。”萧开挠了挠头,有些汗颜地道:“在来的路上小人就已经听说了,大王临终之前已经委任三将军为楚国上将军,小人一时失言,还请上将军恕罪。”

“没事,赶紧去吧。”项庄摆了摆手,萧开这才领命去了。

……

两天后,刘邦大军顺利出山。

骑在马背上回顾身后,茫茫大山已经冒起了冲天大火,推着滚滚浓烟扶摇直上,几乎遮蔽了半边天空,而夏侯婴却带着百余队侦骑还在到处放火,刘邦相信,这一场大火烧下来,既便烧不掉整个大别山,外围的山头却肯定要被烧秃瓢了。

由于寿春已经被淹,无法驻扎大军,所以刘邦并没有沿原路出山,而是一路向北出了大山,径直奔着汝阴而来,汝阴地处平原,而且紧挨着鸿沟,从敖仓运来的粮食可以走水路直达汝阴,不像此前,还得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运进山中。

与此同时,刘邦又命李左车、郦商、靳歙各领三万精兵分别守住大山以东的曲阳,以南的六县以及西南方向的安丰,同时还借鉴了楚军的做法,在各个要道险隘附近的山头上都设立了临时烽火台,一旦发现楚军踪影便立刻烽火示警!

刘邦相信,李左车、靳歙、郦商等人在轻敌大意、吃过项庄一次大亏后,以后肯定会加倍警惕,项庄再想用奇计诡谋击破他们的大军,怕是难了。

如此一来,楚军残部要想逃跑就只能向西翻越深山老林了。

当然,刘邦绝不担心楚军残部真会翻越大山逃进衡山国,楚军真要这么做,刘邦可真是求之不得。

至于韩信、彭越、英布、张耳、韩王韩信等各路诸侯的军队,自然全都被刘邦留在了汝阴,经过此前的大别山之战,刘邦对这些个诸侯是越发的不放心了,尤其是彭越,居然听信范阳蒯彻的馋言,只派了区区三千援兵,实在可恨!

不过恨归恨,现在刘邦却还得忍着,不能操之过急啊。

……

当天傍晚,精疲力竭的楚军残兵也返回了深山老营。

已经接到消息的尉缭早已经带人候在老营的辕门外了,一同出迎的还有桓楚、季布以及各自的百余亲兵,两人在完成诱敌任务后,就各自回营了,这也是项庄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