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挺勤政的,至少在贺兰敏之眼中是如此,她即位后每天都在处理朝政,没什么偷懒的时候,每天会和他商量很长时间的朝事,也时常召集大臣商量事儿,这是让贺兰敏之非常满意的地方,他觉得当皇帝就必须要勤政,那样天下百姓才会惠泽皇恩,过上好日子。
不过武则天虽然勤政,并数次大赦天下,颁布新政,但依然有许多大臣不卖她的账,站出来指责她,反对她当皇帝,即使有多位大臣因此而丢了性命,或者其他重处也没将他们震慑住。
边关各大都护府治下叛乱还是时常有发生,甚至大唐境内最早直接治理的那些州府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一些事忠于李唐州县官员,及一些李唐宗室的后人,上表反对武则天当皇帝,一些人不愿意继续为大周当官,辞官而去,一些人干脆起兵反叛。在武则天当上皇帝几个月后,各地传来这类消息不少,只不过规模都不大,没什么人响应而已,且很快就被剿灭。但经常有这样的事出现,而且是在她努力想当个好皇帝的时候出现,让武则天恼怒异常,并不顾贺兰敏之的劝阻,执意采取铁腕手段,周兴、来俊臣、丘神勣等人也开始展露他们酷吏的风范,不少的大臣被他们迫害。
贺兰敏之能理解武则天要这样做的理由,他没强力劝阻,新皇帝当政,清洗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不损害他的利益,他都默认,并尽最大可能,在不惹恼武则天的前提下,伸一下缓手,尽量少出一些血案,但要是牵涉到他或者他的人,他是不会听之任之。武则天似乎也很默契,并没动他的人,甚至贺兰敏之的一些亲信站出来替那些被打倒的人求情,也没被株连上。
贺兰敏之感激与武则天对他的信任,也在这些方面与她多多沟通,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还是感觉到与武则天之间的隔阂在慢慢出现,一些是没法用言语说的,只是一种第六感,但有一些事,都可以用嘴巴说出来。最不能让贺兰敏之容忍的一件事,就是武则天有意无意地说起自古以来当皇帝的妃子非常多,每个皇帝都有三宫六院,大唐时候的后宫制度如何如何。
贺兰敏之潜意识里明白,当上皇帝的武则天已经不满足他这个“情人”的侍候了,有其他更过分的想法起来,而某一天上官婉儿告诉他的话,更是直接证明了这一点。
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贺兰敏之刚到武则天的殿里,禀报了事,退出后,被上官婉儿唤住了。两人走到一处隐蔽的地方,站定后,上官婉儿在看了四周后马上低声说道:“敏之哥哥,昨天陛下又召延安大长公主了!”
贺兰敏之听了心中一惊,但神情上并没表现出来,不动声色地问道:“你有没有听到她们说了些什么?”
上官婉儿抬头偷偷看了眼贺兰敏之,又马上低下头去,小声地说道:“婉儿听的不太清楚,但还是听到了一些,好似太后吩咐延安大长公主,要她想办法找一些身强体壮,出身又好的男子,让延安大长公主找到这些人后,先养在府上,以待后用,具体作什么用,婉儿并没听明白……”
贺兰敏之听了,心中有不可言状的怒意出来,但神情上并没表露什么,还对上官婉儿笑笑:“婉儿,我明白了,多谢你……你先进去服侍陛下吧,我先去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冲动下的行动
延康坊的延安大长公主府。
虽被武则天授以延安大长公主,但私底下仍被人以“千金公主”称呼的千金公主,正倚在摆置在院中的榻上,闭目养神。暖春时节天气非常好,百花盛开,晒着暖和的太阳,闻着花香,听听曲赏赏乐,享受着边上几位体格健壮的俊男按摩,真乃人生一大快事,千金公主这才是她要过的日子。
只不过千金公主的雅兴很快就被人打断了,府中的管家急匆匆地跑进院来,在千金公主惊异地睁开眼睛,还未喝问时候就气喘吁吁地报告道:“公主……报告公主,秦王殿下冲进府中来了!”
“什么?”千金公主闻言大吃一惊,不顾身上盖的薄毯掉落地下,也没理会边上几位俊男如何看,失声惊叫,“秦王殿下他冲进府中来了?那怎么办?那……快快迎接!”说着手忙脚乱地整理自己的衣装,招呼几名被吓住了的侍女,扶着她去迎接,再令陪侍的几名男子,赶快躲起来。
只是千金公主的动作还是慢了,在她还未走出院子时候,贺兰敏之就带着几个人冲到她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