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流通钱币再也不能只限于铜钱了,金和银这两种贵金属也开始作为流通货币出现,金币、银币由官方铸造并向天下发行,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铜钱的需求和使用量,可以让原本就不多的铜等金属用在军事及其他民生方面。

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开始筹备,由户部主管的皇家钱庄开始在长安和洛阳出现,规模很大,开业后就可以在这两个地方通存通兑,接下来的时间内,州一级的城市也将陆续开办官员所办的钱庄,执官方的凭信可以在任何一处钱庄通存通兑。类似国家银行一样的钱庄并不全是由朝廷出资组建,贺兰敏之和武则天以私人性质出钱占股份,每年分取分红,只是这情况不对外公开而已。

朝廷也鼓励民办的钱庄出现,只是对资本规模有硬性的规定,并要有良好的声誉及背景。

金银流通币及大规模钱庄的出现,在金融经济方面绝对是有划时代的意义,大额的钱币的交易不需要再运用骡马等运输工具运送数百上千金的铜钱,只需要一张盖有官方凭信的就可以在异地取款或者交易,对官方的支票暂时不太信任的也可以用重量少上很多的金银制支付,这给商业贸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颁布的新政时,还有不少鼓励商业贸易的政策,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大唐的商业贸易会越加的繁荣。有一项措施是贺兰敏之逆着大部朝臣的反对要求武则天一力推行的,那就是延迟宵禁时间,从原来的闭门鼓后改成亥时正,大概相当于晚上十点左右。

宵禁制度是贺兰敏之极度讨厌的,后世时候习惯了那么丰富夜生活的人,在穿越来大唐后,极少能在晚上时间外出逍遥快乐,这让他非常不舒服。幸好府上的美女多,也可以将就“混日子”。只是他知道,晚上不许百姓上街虽然能防止一些案件的发生,但极大地限制了商业的繁荣,历史上唐后面的宋就取消了宵禁制度,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贺兰敏之知道,要是没有宵禁,声乐场所的生意肯定会好上几倍,酒肆、店铺生意也会好很多,更不要说其他一些相应的配套服务。逐步放开宵禁,及至最后取消,这肯定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只是对宵禁制度,朝中许多大臣觉得还是保留好,很多人不建议延长,贺兰敏之所能做的,只是先行一步,将宵禁开始时间往后推。

除了这些大的方面的政策外,其他方面的改革也不少,一些是未触及根本的,但众臣都知道那些看似无多大变革,但实际变动并不小的政策后面所蕴含的意义是非同一般。

劝农桑、兴水利、薄赋敛、免力役,改革的方针并不多是如此,所有的一切措施都是利国利民的,武则天和贺兰敏之曾在朝会及政事堂会议上放言,谁反对就是与天下百姓为敌……

第一百五十二章 武则天迫不及待了

这些政策的颁布是以皇帝诏令的形式公告天下,并严令执行的,只是众臣都知道,皇帝只不过是个傀儡,装点门面而已的传声筒,所有的一切全是武则天在那里拿主意,这些政策后面的推手肯定是武则天,没有任何人会怀疑,而实际策划人是贺兰敏之却并不是所有人知道的,只有那些实际参与决策的大臣才清楚。直到诏令颁布后,许多大臣都恍然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足可给天下带来天翻地覆变化的提议是如何出来的。

所有一切全是贺兰敏之的提议,并由他一力推行的,在知道这个事实后,有太多的人吃惊了。武则天给予了贺兰敏之特别的权力,这份殊荣是任何人可望不可及的,羡慕的人居多,眼红的不少,耿耿于怀的总有一些。虽然一些大臣对武则天进一步揽权不太满意,也对贺兰敏之借武则天的宠信位尊于政事堂有点耿耿于怀,但这些政策的制度,确实是利国利民之事,在朝议时候并没什么人站出来反对,大多的人都惊叹于贺兰敏之所虑的深远及行事的果断,他们也期待接下来天下间的变化。

站出来反对的少数几个人都是酸腐之人,表示许多东西是不可改变的,但被贺兰敏之、狄仁杰、张柬之等人一番批驳后,没了脾气,位高权重的人没站出来反对。这些政策的实施是非常顺利的。

因为这些政策的提议和推行者主要是贺兰敏之,在朝廷以诏令形式公布这些制度后,他强力推行改革之道的事也被一些人“故意”传出去,官方渠道传播这些轶事的速度很快,在不长时间内,他就成为了天下皆知的“明星”人物,市里坊间,田间地头,议论的中心都是他。在知道这情况后,贺兰敏之有点飘飘然了。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让这些改革措施真正给百姓带去福祉,让他这个穿越人成为百姓心中神一样的人物,并开创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因为手上重权在握,给了他施展拳脚的机会,许多建议的提出没有遭到其他大臣们的强烈反对,还因为手下有许多亲信人物的拱奉,在朝议这些新政时候提一步提高了他的声望。贺兰敏之觉得,这个时代是属于他的,他必定能开创更多的辉煌,为了这个目的,他可以做任何事!

只是现在他虽然大权在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但在做许多事上,还是很不自由。做任何事前,他都要征询武则天的意见,只有把武则天说服了,打算好的事情才有可能付诸实施。这也使让他有许多想法都不能和武则天讲。许多计划也没办法通过武则天实现。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贺兰敏之才真正明白当年的李世民不惜杀兄戮弟,逼迫父亲退位,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的情景,很多时候,一些抱负只有在登上那个最高权力的宝座后才能发挥出来。

贺兰敏之对最高权力的渴望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强烈过。他有些想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也明白要达到目的,不是轻易就可以实现的,他需要借势,需要借武则天的势,只有武则天才能帮他实现这个愿望,现在看来,一切都有可能,只是他希望。与武则天之间千万不要闹到兵戈相见,以武力夺取权力的地步。要做到如此,一些见不的人的手段要继续实行外,加快培养亲信力量是必需的。

如今得他荐举在朝中任要职的人已经不少,文臣武将一大堆了,位于相位的狄仁杰、张柬之,职位不低的骆宾王、魏玄同、魏元忠等文臣,程务挺、黑齿常之、李多祚、李孝逸、薛讷、李敬猷、刘冕、张虔勖等一大堆身居要职的武将,这些是他完全能信任的人,关键时候会听服于他的,这些人必须保护好他们,让他们在朝堂上有更多的影响力和地位,如岑长倩、王方翼、李谨行、阿史那道真等不是完全可以相信,但关键时候可能会帮一把,至少不会站出来反对的人,也必须笼络好,这些文臣武将是他达到最终目的的决定性力量,万不能被人削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