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去忙事吧,左、右羽林军的帐中再去转一下,但不要出宫去了,姨母要守到陛下身边去了!”武则天说着露出点担忧的神色。“今天陛下的气色更加的差了,唉……敏之,让谢瑶环也呆在宫中,随时为陛下诊查吧,能让陛下多……活几天也好,你放心,即使她无能为力了,姨母也不会责怪她的,姨母知道,她的医术比宫内任何一名太医都好。她都说没办法了,那真是没办法了,姨母只希望能多延续几天陛下的生命,以方便我们做更充足的准备!”

“是,姨母!”贺兰敏之再次答应,“姨母使人去传就是!”

武则天这样说,已经让贺兰敏之非常放心了,他如何还会拒绝让谢瑶环再进宫来呢!

武则天点点头。也没再说什么,就走出了密室,贺兰敏之也跟着出去,并随即出殿,再去忙自己的事,并把武则天交付的那些奏本带过去处理。晚上他依然宿在宫中。坐镇左羽林军大帐。

左羽林军大营位于左银台门近,大明宫这个方向通往外面只有这一个城门,所需要镇守的兵力比右银台门方向少,左羽林军主要的防守区域并不在左银台门附近。

左、右羽林军共有一万四千人,左羽林军人数比右羽林军要多。有八千余人,这么多的人马驻屯在大明宫北面,当然不能吃闲饭,把大明宫右侧方向的一些重地也掌管了过来,玄武门、重玄门等几座大明宫北面最重要的城门,全由左羽林军掌管。

坐镇在左羽林军的大营。可以说就控制了大明宫北面最重要的进出通道,连睡觉都很安稳。

贺兰敏之抵达左羽林军大营内那个归属他的大帐后,先带着手下的将领去巡查了一遍各城门,并对诸将训话后才回营,再把要批阅回复的奏本处理了!

这一个夜,他不会睡得安稳,他要留神宫内传来的任何消息,因为皇帝李治可能随时驾崩。武则天也会在任何时候派人来传……一宿无话,第二天一早,武则天所拟的一份以李治名义发布的诏令下达了,诏令中命太子李显监国,主持朝会,以裴行俭、贺兰敏之、刘仁轨、薛元超为同东宫平章事,辅佐太子处理朝事。

看到同东宫平章事的名单,贺兰敏之感觉挺解气,我和裴行俭都名列其上,裴炎没在列,这是一个好现象。可以说,在上午朝会中两裴的争持中,武则天还是站在裴行俭的这一面,裴炎想借机抹黑裴行俭的打算没可能实现。同东宫平章事是个新的名称,但其包含的意思却不寻常,可以说这些人是皇帝李治驾崩后托孤的大臣。

心情大好的贺兰敏之在布置了新一天的防卫任务后,准备再去兵部衙门,先将事儿处理好再到武则天那儿去。但他刚出了营帐门口,武则天派来传的人已经过来找他了。

在他随着来人匆匆跨进金銮殿时,他就感觉到了气氛异常,宫人们来往忙碌,数名太医在为李治诊治,但没有什么声响发出来,谢瑶环也在一边,只是她并没做什么事!武则天坐在李治的病榻边,紧紧地抓着李治的手,还不停地替他擦着脸上和嘴角的异物,看到贺兰敏之进来,只是微微地点点头,并对谢瑶环使了个神色。

看到贺兰敏之进来,从昨天下午到现在一直呆在这里的谢瑶环迎了上来,轻轻地告诉他,皇帝李治命悬一线了,随时都可能归去。

从谢瑶环的轻言中贺兰敏之才知道,昨天晚上后半夜也就是今天凌晨开始,李治的病情出现了恶化,有呕血出现,大小便也失禁,气息都曾断过,不过还是在谢瑶环的施治下恢复了回来,但她也已经无能为力了,可以说没什么药可以施救,李治断气只是时间问题,随时可能发生,就看他自己的精气能支撑到什么时候了。不过太医还是有药方开出来,武则天也马上命令宫人准备药物。

贺兰敏之并不清楚李治究竟患什么病,他也问过谢瑶环,只是谢瑶环说的含糊,加上他对医学知识也不太懂,中医上的术语更是一头雾水,只大概地知道,李治患了多种疾病,主要是心血管方面的,还有,肝、肾都不太好,出现呕血应该是体内什么动脉硬化后破裂出血了。

贺兰敏之进来时,李治的情况还算暂时稳定下来,气息也均匀,沉沉地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