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姨母,敏之觉得应该在原吐蕃的领地上建一个大都护府,由朝廷任命官员管理大都护府之事,彻底解决吐蕃的问题!”贺兰敏之在某一天的朝会结束后,直接跟着武则天回仙居殿。进殿后马上把他的想法提了出来,“我大军花了几年时间,将吐蕃国内各势力梳理了遍,吐蕃的事务基本解决了,敏之觉得应该有个最终的决定了!朝廷可以想办法让杜松芒波杰自愿除国内附……”
芒松芒赞体弱,在几个月前病逝,他的儿子杜松芒波杰接替赞普位。杜松芒波杰年幼,今年才六岁,还是个没有任何主见的孩子,朝事全由阿史那道真及杜松芒波杰的母亲赤马类,还有新任的大论论岩负责。论岩是位亲大唐的吐蕃人,赤马类虽然是个有主见的女人,但到底是个女流之辈,又年轻,相信她不敢逆着阿史那道真及论岩的建议行事的。
武则天听了后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然后点点头,“唔,说得不错,只是不知道吐蕃人会不会甘愿内附?!”
“姨母,有阿史那道真将军的五万大军镇守着,吐蕃人不甘愿也得听从,他们的大部有战力的军户都成了我大唐的俘虏,他们即使想战,以何而战?”说到这一点,贺兰敏之挺是得意。
因他的强烈要求,吐蕃的数十万战俘全被押回内地,为大唐的基础建议添砖加瓦去了。在战后朝臣们曾为如何安置这些吐蕃战俘而争议过,大多的意见就是参考以前那样,将他们安置在什么地方,就如当初安置突厥降众一样。武则天来征询过贺兰敏之的意见,贺兰敏之表示强烈的反对。
他建议武则天将被俘的吐蕃战俘以“战俘”的身份安置,让他们为大唐修路,挖运河等需要征集大量劳役的体力活贡献劳动去。这些是免费的劳动力,他们也是战俘,要进行改造的,就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吧!武则天最后同意了贺兰敏之的提议,令一部吐蕃人疏浚运河,一部分战俘修筑从洛阳到长安的官道去了。数十万原吐蕃大军的主力被强制劳动,吐蕃国内不可能一下子补充这些军户,再加上各部落又被逐渐分化,想要对抗我大唐数万大军,谈何容易。
阿史那道真送过来的报告中说明,国为吐蕃各部落青壮年男丁极度缺乏,一些部落头领为自保領地,拼命地巴结我大唐主将,期望能在势力重新划分之时能得到好处,而不是采取与我大唐对抗的态度。吐蕃贵族态度上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他们一定程度上已经慢慢认可我大唐军队对其的占领。
贺兰敏之将这些理由说了出来后,再说道:“姨母,据这些情况的分析,敏之觉得只要再威吓一下杜松芒波杰及他的母亲,他们一定要上表讲求内附的,那样我大唐就可以顺势除吐蕃国,在原吐蕃地设立大都护府,派大臣直接治理……归附的一些原吐蕃将领不少,可以让他们表个态什么的……”
“敏之,你所说的有理,姨母赞同你的提议,待明日朝会上,你就提出此议,让众臣们讨论一下,相信你能说服群臣的!”武则天说着,露出一个妩媚的笑容:“敏之,姨母会全力支持你的!”
“多谢姨母!”贺兰敏之大喜,想不到武则天没加什么考虑就同意了他的提议,“姨母,敏之回去后一定再细细想想,写一份详细的奏表上来让姨母过目!”
“嗯,这也好!”武则天点头赞同。
“姨母……敏之还有一件事想再和你说,就是关于兵制改革的事!”
贺兰敏之刚想说另外一件事,哪知道武则天却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往下说了,“敏之,这事姨母已经知道了,姨母赞同你提的兵制改革方案的,只要你觉得时机成熟了,就可以拿出来朝议……今日姨母乏了,你替姨母按捏一下身子吧!”说着武则天露出一个更挑逗人的笑容,站起身拉住贺兰敏之的手,“敏之,随姨母到内室去吧,你有什么事要说就一边替姨母按捏,一边说,好不好?”
“那好吧,敏之一定好好服侍姨母!”
这些天,武则天需求非常多,时常召贺兰敏之过去密议事,基本上每次都要和贺兰敏之缠绵一番,甚至梅开几度,而贺兰敏之也从前几天的一点排斥,到后来的坦然如初。与他欢好的这个女人年龄虽然大了一点,但身体还年轻,并且这些年是完全属于他的,这一点足够让他自傲并珍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