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母,为何这样?”贺兰敏之有点不明白!

“姨母不希望在朝中出现纷争时候你有过激的表现,你成为众矢之的那可是非常不好的事,姨母是想让支持和反对姨母的人,都对你保持尊敬和好感!你现在是大唐有名的才子,又数次为朝廷献计献策,没有人敢再小看你,姨母希望以后一直如此,每个人都尊敬你,”武则天说着收起了笑,神情变得严肃了,“敏之,姨母这样说,你明白了吗?”

“敏之明白!”武则天的关怀让贺兰敏之有点感动,同时也庆幸,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他懂,朝中起纷争时候,他不站出来公开表示支持哪方面,受到同僚忌恨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明白就好!”武则天再次露出了微笑,再示意贺兰敏之靠近她身边。

贺兰敏之依言做了,他很想知道朝会结束后武则天去李治那里讨论了些什么,武则天又收获了什么,但一下子不知道如何问。

武则天似知道贺兰敏之的疑问一般,不待他问询就开始说事儿了,“敏之,姨母告诉你一件事,接下来几个月你还可以再在府上陪着你的妻妾们了!”

贺兰敏之一愣,旋即明白过来,“姨母,陛下决定推迟封禅泰山的日子了?”

“是的!”武则天点点头,略带笑容说道:“今日朝会上诸臣力劝陛下,散了朝后姨母也苦劝了一番,陛下终于同意,将封赏日期推迟到明年初,这样离开京师的日期也可以推迟半来年了!”

看着武则天脸上的笑容,贺兰敏之恍然明白过来,朝中发生这样的事,自觉权力受到威胁的武则天,肯定不愿意在这个时候离开长安的。虽然说往泰山时候许多文武大臣一道随行,能对他们施加影响,但留在长安辅佐太子监国处理朝事的大臣相对来说更有权势,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和太子李弘一道结成什么联盟,万一御驾从泰山回来之时,以李弘为首的太子再行逼迫,而那时皇帝李治已经病得很重了,甚至出现意外情况,那李弘就可以理所当然地继承皇位,接管朝中大权,那些支持武则天的大臣被架空权力,导致武则天也失势。

即使没有可能出现这么严重的情况,但类似的情况很可能会发生。朝中已经有多位宰相提议让太子接管朝务了,不把这些人的气焰压下去,武则天如何会罢休,更不要说有可能出现上面那些可怕的事,武则天当然要想办法留在长安,将事儿处置妥当,巩固好自己的位置,不然要出大问题了。

想到这些,贺兰敏之笑着回话:“姨母,敏之想着,还是待前方大捷的消息传来再去封禅才好,陛下和姨母决定发动对高丽的战事,只有这场战事结束了,才可在封禅时候将大捷的消息一道诏告天下,于理于情都没有可以挑剔,姨母你说是不是?”

武则天愣了一下,又马上笑了起来,“你说得不错,辽东战事未结束,去封禅确实有些不太恰当,接下来的日子姨母会再劝劝陛下,让他等到辽东大捷的消息传来再去……陛下这段时间身体不太好,还要多加以调养,待身体养好了,才能吃得消长途颠簸,呵呵!姨母听闻民间有一位医术很不错的奇女子,擅长治疗头疾,准备召此人进宫来,替陛下诊治一番,期望能有效果!”

“姨母对陛下太体贴了,真让人羡慕!”贺兰敏之附和道,在武则天瞪了他一眼后,嘻嘻笑了起来。两人都明白各自话中包含的意思,自不需要说明。

见武则天只是笑吟吟地看着他,没继续往下说话,贺兰敏之有点耐不住性子,开口问道:“姨母,敏之是想不明白,为何今日会有这么多位身居要职的大臣站出来提这样的奏议……敏之也是担心,要是下次朝会时候依然有人提这样的奏议,那又要如何处置?”

听贺兰敏之问这个,武则天收起了笑容,沉默了一会,再摇摇头,叹了口气:“唉……还不是因为弘儿对我这个姨母有太多的不满了……”武则天欲言又止,苦笑了一下又转移了话题,“敏之,你别担心,没有人敢再提这样的奏议了!”

“姨母,这……为何?”贺兰敏之很疑惑,武则天为何说的这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