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页

兴宋[校对版] 赤虎 2772 字 2023-03-15

这时候,辽国的情况确实不好,燕京城几乎成了空城。辽将耶律大石募集了一万难民——多数是汉民——凑合成一支乌合之众,交给奚干指挥,前去迎战宋军。

这样的民间自卫队,乌合之众,集结起来颇费工夫,在此期间,童贯获知了自家使者被老耶斩首,犹不甘心——既然上层路线走不通,咱走中下层总可以了吧?总会有人觉得“被代表”是一种幸福吧……于是,童贯顿兵边境,四处派人游说辽国豪绅。

他首先找到的是易州豪强史成,让人传话给史成,令其立刻想办法劫持当地知县,献城投降。城破之日,不仅史家财产可以得到保障,朝廷还另有官职赏赐……其实史成也觉得童贯很白痴,同样没兴趣跟使者交谈,他也照旧“喀嚓”,斩下了使者的脑袋。

边境边的童贯想破脑门也搞不明白,这些契丹人是不是脑残了?辽国都到这地步了,怎么还不让我们进去“代表”他们的利益?要知道一旦你“被代表”,立马比美国“好五倍”……你说这些人怎就不愿“被幸福”呢?

童贯彻夜难眠地想了一个月,四十万大军陪他坐在边境上一起思考。一个月后童贯终于发觉:很可能那些辽人嫌弃自己的悬赏不够丰厚、承诺不够庄重权威……于是,他命令马政之子马扩携带道君皇帝的亲笔诏书,招降辽国的各级将领,答应他们:如果献座县城,那么就让你做县长;假如献座州,那么就让你做州长。假如能献出辽国,没说的,辽国国主就是您的了……至于信不信,由你!

童贯有权利任命辽国国主吗?……辽国人都不信。导致童贯又吆喝了一个月,四十万大军陪着他坐在边境,日日夜夜苦盼辽人赶过来哭着喊着来要求“被代表”,结果,楞没一个人理睬……童贯有点生气了:这是给你们脸你们不要脸,那就别怪本太监翻脸了——宣和二年十二月末,童贯命令种师道:大军越过边境,攻击沿线辽国城市!

种师道告知以“没有攻城器械”,童贯举着圣旨严责:陛下严令“不许妄杀一人一骑”,咱要攻城器械做什么?那不是伤害辽国百姓的感情,煽动宋辽对立情绪……吗?

官大一级压死人,种师道无奈领军跨过宋辽边境——他管不了陕西兵将,只好密令自家子侄以及折家将领,收拢好河北的军队,势头不好,赶紧跑路。

跨过边境的宋军士兵神情懈怠,河北兵时刻准备丢下同伴跑路;陕西兵刚打完方腊,辛苦血战一场,核准的首级数目却遭到朝廷削减三分之二,至今朝廷还没发奖金——那笔钱已被道君皇帝挪用庆祝自己生日。刚刚洗完征尘的陕西兵一方面觉得自己是被蒙骗来到辽国边境的,另一方面觉得宋辽和睦百余年,最近人家招灾惹祸了,咱们却要乘火打劫,突然来攻打这么一个和睦邻居,真是抹不开面子。

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上头有命令不许战斗,于是,整个大宋北方精锐,变成了“宋辽边境旅游团”。

不巧,宋军与兰沟甸装上耶律大石的乌合之众,没想到对方的军队没有欢迎宋军,他们对宋军舞起了刀枪……先锋杨可世丢弃军械辎重,一路狂逃,在他身后,精锐宋军的尸体沿路铺向白沟。随后,辽国乌合之众捡起宋军在兰沟甸丢弃的刀枪铠甲——以及霹雳弹,在白沟追上了惊疑不定的杨可世。

宋军再败!

稍后,中军刘光世败于范村——至此,陕西精锐,大宋西军最后精锐十五万,全体葬送。燕云之地血流成河,百里之内,宋军精锐士卒的尸体随处可见。唯有种老将军以自损威望为代价,完整地保存了北宋最后的十万河北精锐。

这是大宋最后的看家本钱,假如这支军队能完整地保护好,靖康之难就不会发生……可惜童贯与道君皇帝不肯放过他们。

在辽国边境的童贯与蔡攸,一听说前军败了,立刻慌了神,连胜催促种师道护送他们返国,这两位统帅拿出惊人的勇气,日夜不停赶路,直到踏入宋国境内,方惊魂稍定……马上,童贯上书朝廷,声称:此战之败,罪不在他,在于种师道倚老卖老,不听他的正确指挥,贻误战机,不堪重用……

道君皇帝从善如流,下诏撤换种师道,并勒令种师道退休,其职务由河阳三城节度使、童贯心腹刘延庆来接替——大宋最后的二十万精锐也归其统领……处理完这件事,刚好,历时六年兴建的大宋皇家园林艮岳终于完工,道君皇帝心头欢喜,便将北方的战败抛到一边,专心去庆祝他家园林的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