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刘半城总算是走了一趟京城,见过世面后开阔了眼界:“小农小户,崇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沭阳土地肥沃,连带着沭阳出去闯荡的人不多,本土大将数量不多不说,本领也稀疏……”
施衙内插嘴:“其实我只是缺人力,不缺船只,刘大人有人手,不如给我七八百人,等他们训练好之后,我一半还你,一半自己留用。同是做船员么,我船上分红也不差,他们在我手下,我决不亏待。”
“团练五百人”,时穿也适时插嘴:“我在沭阳开团练作坊分部,岳父大人动员沭阳乡绅修筑通往海州的道路——主要是通往崔庄,这也算岳父大人一项政绩啊。等修通了道路,原料我从崔庄调拨,今后沭阳团练也能依靠作坊自己养活自己,五百人的常备团练,等到练成之后,沭阳大约也能就此稳定。”
黄爸一下子轻松了:“看来,这桩姻缘也算是三赢……刘家、时家与本官,都能从中获益。”
刘旭站起身来,再度郑重恳求:“如此,恳请大人许婚。”
时穿站起身来,满意地回答:“我许了。”
刘旭马上表态:“我立刻送信去沭阳,让幼弟来海州……顺便带上衙内需要的人手。时大人这头,任时大人做主,随便那个时家女娘都行。”
“我时家陪送一支船队,其中,上京航路的货船两艘,捕鲸船五艘;另外,再于沭阳选择铺面买下,陪送做嫁妆”,时穿也宣布了自己的陪送。
刘旭送来的聘礼,那三千亩土地原则上属于时家了,但那两万贯钱财,女方一般要添入嫁妆中陪送出去,而这种聘嫁方式,其实相当于古代大家族的洗钱活动——女方的嫁妆原则上属于媳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属于家族的财产合法搬入即将成婚的小家庭,这部分财产,族人今后便只能看不能动了。当然,这也是为了在婚嫁中向女方表明:我们能保障你女儿的婚后生活。
时穿陪送的嫁妆,在价值上面或许与那三千亩土地相等,但今后的收益要远远超过三千亩土地的收益,婚嫁吗,追求的是平等、追求的是门当户对。论门第,时家的宰相门第略高了点,刘旭不想让时家今后看不起弟弟,马上回应:“我再加二千亩土地作为聘礼……”
时穿愣了一下:“沭阳的铺子,我原本想占一半股份的……”
刘旭回答:“好极了,我原来担心弟弟弟媳年纪小不懂事,怕经营坏了误事,时大人肯出面照顾,我父更放心了。”
五千亩土地、两万贯聘金——这份聘礼说出去,在海州城也是独一份的。所以这次结亲,等于哄抬了时家姐妹的身价,今后聘礼差一点的人家,恐怕都不敢跟时穿打招呼。
就这样,刘旭还生恐事情出现变化,他急慌慌催人拿笔,书写聘书……相比这份聘嫁,黄爸嫁女未免寒酸了点,黄娥的嫁妆缺缺,三书六礼过的草率。不过,时穿名下这份产业,原本也是诸位女孩帮着一起努力挣来的,加上时穿一个现代人,不存在跟古人攀比的心理,所以也顺顺当当的过完了自己的娶妻程序。
接下来只差一个正式的典礼了,身为现代人自然有应付的手段,什么时候打算与黄娥成婚了,只要出去转一圈,且当做是古代版旅行结婚。等回来后告诉四邻,就说在黄娥父亲那办了典礼,估计,谁都没话说。
这是场谁都满意的婚嫁,连参与者蒙县尉也很满意,帮着时穿书写完三书,蒙县尉欣然的说:“这场婚事过后,沭阳县消化了多余的人口,引进了团练,那些多余人口来到海州,能为沭阳县源源不断挣钱;而咱海州更是多了百十条渔船,虽然渔船抽税少,但捕捞上的海货总要上市面上交易,市易税增加了,县里也好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