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影响力,决定了苏三在定国军中的位置没有人可以替代;也决定了定国军很难认同不是出身定国军的军人管理。所以,谁想从金陵跑到中兴城去接管定国军,那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苏三已经料定朝廷那帮朝臣们的算计会落在空处,就眼前的形势看,除非真有人能在短期内掌握定国军的同时,又能策动‘听潮轩’背叛,还能把成都府内的秘密基础连根拔起,否则想动摇他的地位,难如登天。
这样的人,这样的势力,依苏三来看,显然是没有的。当朝的皇上,太子,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而且,就算是具备这样的能力,苏三为了和怡公主,说不得也要冒一冒险。
第582章 再回金陵(1)
因此,苏三在中兴城一准备停当,不等封赏的圣旨来到,便带着十余名亲卫,悄悄地回了河南府。在河南府呆的两天里,苏三又专与祝河林沟通了一番之后,才偷偷地过了平台关,一路往金陵城而去。
此时,余荣兵早已先苏三一步,领着三百特战队成员,先行潜往金陵城,到听潮轩内报道。
为了确何万无一失,唐超在苏三离开中兴城之后,便命张工领本部五千人,移驻香阳城!
从香阳乘船,两日便可兵临金陵城与武陵城之间!一旦有虞,有五千定国军在手,什么样的刺头都可以碰上一碰。
自苏三离开中兴城之后,唐超与张合,安得海,陈明江等人,都加上了小心。
唐超加紧了对京情报工作的整理,而安得海也渐渐开始融入定国军,俨然成为继唐超之后的定国军第三号人物。定国军向来是用实力说话的,安得海后来居上,并不是说他在翔庆军中多么有威望,所以才坐上了定国军的第三把交椅,实在是因为安得海确实是有一套,而且四十多岁的年纪,竟然还能如此快地接受定国军的各项军规,思想。表现出比年轻兵士都要强壮的体魄与实力,这让定国军的核心将领都钦服不已。
倒是陈明江所处的政治部,十分的吃紧!杜兴那里,刘云那里,按照苏三的要求,都要挑选思想合格的干部过去加强思想工作!政治部要把影响不断地扩大,不仅要对定国军不断地加强控制,其他的新军也要加强控制。要及时的掌握各军的思想动态!
这个任务,无疑是很重的!并不是说,派一部份人过去,就完事了的。何况,他手里已经到了无人可派的地步。而在这个时候,张合又跳出来,让他给新编的溪下归附军建立政治分部。这又是一个急务,所以陈明江每天是忙得焦头烂额,所有的时间都在不断地挑选思想政治过硬的干部,随后是无休无止的内训。
好在,这些工作,之前都是一直在做的,也做得很熟,否是陈明江就是哭也哭不出来那么多能符合要求的政委和指导员。
等到苏三离开后半个月,朝廷才有对溪下国一战的恩旨下来。可是传旨的公公火急火燎地到了中兴城,却被告知,苏三已经在回金陵的途中!
等宣旨特使又急急地转回头,苏三早已回到了金陵城多时!
边关大将,没有旨意是不能随随便便回金陵的!但皇帝之前便有准许苏三回金陵的旨意,所以苏三不加声张的回到金陵,其实也无可厚非。就算有人要叫真,苏三也可以找了一万种理由来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