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苏三还是本次恩科的主考!就算苏三名声不显,单单就是一个主考官的身份,也要让所有应试的举子们认真研究!再说苏三成为主考的过程,那么富有戏剧性,自然早成了一众举子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事实上,在看待苏三成为主考这件事情上,少数举子们走上了两个极端!
这些人,一部份是强烈的反对!一部份则是热烈的赞成!反对的理由很充分,赞成的道理也很在理!无非是各说各画罢了。
反对的人大多是金陵人,他们无非是拿苏三的年龄资历和出身做文章;赞成的人多数是武陵人,他们则拿苏三的才学,和皇上的大胆任用做文章。其实大家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心里都有自己的算盘,出现这样冰火两重天的情形,自然无可厚非。
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那都只是一小部份人而已。大部份的人还是比较中庸的!他们的态度介于可与不可之间。
对他们来说,谁是主考并不重要。反正科考最后还是要靠自己。是苏三也好,是别人也罢!没有什么很大的波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苏三成了主考,反而给他们平添了许多谈资!以苏三这样的年纪,便名重一时!既当上了文武两科主考,又平息了金陵的骚乱,随后竟然做了朝廷的二品大员。这也算是千古奇谈了,自然是所有人津津乐道的。
从他们年轻人,极单纯的思维出发去想,这样的传奇经历,还是很能满足他们猎奇心理的!
赞成与反对且不去说,只要一提起苏三这样的发迹史,议论一番总是难免的!按他们的眼界看去,苏三完全不靠裙带关系,也没有什么家族势力支撑,便能有这样的境遇,当真是殊为难得。
这样的事情,就算是落在他们任何一个人的头上,只怕都不会是这样的结果。因此议论之后,大家除了羡慕,钦服之心也是有的。
毕竟,苏三也算得上是天纵奇才!别的都不去论,单挑出苏三夜战金陵才子的那一出,谁也没有那个底气敢拍着胸口说:若是我在那里,也可以那么应对如流。
在许多举子们的心中,其实很想得到苏三这样的飞升,所以,他们对苏三的发迹,也自然不会有太大的抵触。
以至于到了考试完结之后,苏三特别请旨增补了五十个进士名额的时候,这些原本态度很模糊的举子们,一下子就沸腾了起来,他们在大呼皇上万岁的同时,自然把这份功德记在了苏三的头上。
因此,再碰到以前说过苏三坏话的人,大家便会调侃起来!‘你若是在榜单后五十名里,看你如何有脸去见恩师。’
恩师自然指得是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