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学子也连忙拱起手,齐到门前送苏三离开。只等苏三走得没了影子,众人才鸦雀无声地坐回楼里。
这一晚上的折腾,几经波折,结果居然又是这般的让人意外。不禁让众人感叹之余,也生出几分感触。绝大多数人对于苏三的才学,自然是服气的。却没有想到他会这么走运,一步登天。
最高兴的莫过于武陵的那帮子才子。苏三不用跟他们抢状元,那榜单上自然就空出来一个名额,这是一喜!二喜是,主考就是武陵人,而且又是他们的朋友,虽说考卷都是掩着名字的,但是他们的笔迹,他们的文风,苏三也都知晓的。这便是天大的优势,说不得今年的春闱,武陵的便要多取出几位进士,这几乎是必然的,哈哈,形势一片大好啊……
次高兴的,莫过于其他路府里的才子。他们之中,也有许多与苏三认识的,虽不相熟,但苏三却是知道他们名字的。他们苦巴巴地提前跑到金陵,为得就不就是取得考官的赏识吗?原本主考是要到考前才公布的,他们投状无门,如今皇上当众钦点了考官,再也没有更改的道理,他们占了认识的便宜,虽不感明目张胆地拿诗稿文章去求评,但私下里打打关节,还是可以的。特别是,就算什么都不用做,只怕今年的机会,也大一些……金陵人得罪了苏三,春考下来,只怕这金陵人榜上有名的机率,会少许多。
金陵进榜的人少了,是武陵人的福音,也自然是其它路府里的福音。
当然,最苦恼的,自然就是金陵人喽。比诗没把人家给比下去,却让武陵人得了这么大一个彩头!他们再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了这样,早知道是这么个结果,说什么他们也不会赞同来应武陵人这个东道的。
当‘听雨楼’内静了片刻,才又重新热闹起来的时候,金陵才子们要么是愤而拂袖离开,要么就是聚在一起,有些郁郁寡欢了。
这些不高兴的人,自然是那些金陵才子中,极为普通的一员;在他们想来,许伟等人,才名在外,连皇上都知道。苏三就算恨极了金陵人,只怕也不会拿他们做出气筒。
既然不拿那些人做出气筒,那就只能是苦了他们这帮,文采与其他众人相差不多的人罢了……
他们只要想起这一层,心里头就不由的有些气不过!!倒不是气皇上把主考之职委给了苏三,而是气许伟李舒等人打着金陵才子的名头,给金陵才子惹了这种事非。
打着这样的名头,出了风头,有什么好事,他们便占去了!受了气,坏了事,却让他们来背,这真是不公平。
为什么不索性有些本事,也出个苏三那样的,让皇上选了金陵才子做主考呢?比又比不过人家,却硬要往上杠,这下好了,全都瞎火了。现在知道拍拍屁股走了,早干嘛去了……
苏三倒不知道‘听雨楼’之后又发生了些什么!也并没有去想那些才子们,心里头现在都在想着什么!
成为主考这件事对他来说,只是个意外,实在是可有可无,无胜于有的!没有这档子事,他只会更开心!
世人俱有‘好为人师’的性子,可这一点,在他的身上,算是极淡的!做一届主考,收一届门生,看起来是风光无比!可若是此后他这位主考混得不如意了,甚或没有门生们得意,只怕也没有人,会把他当一个恩师来看。
事出非常必有妖,自己年纪轻轻,便蒙此圣恩!风头正劲之下,也自然有暗潮涌动。他曾说过,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自己初入金陵,如此年轻,又没有强力的背景,还不知道有多人,拿眼睛瞄着自己,要寻自己的错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