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们的这位林大人,前几天把城里的富商乡绅都召集去了……郡守府的官衙被烧了,他该要想法子,弄点钱把郡守府重新修起来了……说起来,乱匪倒是帮了他一个大忙,估计弄来的钱,一大半要落到林大人的口袋喽。”胜老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有得只是平静,让人看不到他说话时,内心真正的意图。
济公却一笑道,“你的消息可是过时了……郡守府重修要钱,他可以从府库里面先支着,找这个借口向人要钱,虽说也是个理由,但是他好硬性去要?”
“给多少,那是大家的心意,多了少了,他摆脸子,也没人看。最多找个人,在议款的现场起个头,定个调子下去,设下个基准……”
“这基准还不能设高喽,设高喽,有没有人捧场,还是二说……所以,用重修郡守府这个借口,要想弄许多银子,只怕并不是很容易。”
“可是,另一个借口,大家可就逃不脱了。”
“匪人当街刺杀朝廷命官,治安已经恶化到这种地步,郡府要强军缉匪,你们支持不支持?府军要增兵缉盗,你们支持不支持?不支持?要是哪天,你们被匪人所害,可别怪郡府不帮你们做主。”
“要钱,要人,要物,你觉得你的命,值多少?一千两?二千两?这一回,我们的林大人,不弄出个几万两银子,只怕是不会收手的。”
胜老轻轻地喝了一口茶,听着济老说完,这才缓缓地说着:“城里有钱的人家,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十几家……之前弄出个增税,就已经‘括’了一遍……如今,府库里面虽然也有银子,可以修郡府,但是他舍得用?所以,重修郡府这个借口,林大人恐怕不会放弃,不用这个借口,再括一遍,他不会收手……”
“至于缉匪嘛,这可是一个无底洞。增兵,强兵,缉匪,都是要钱的。只要林大人想,这缉一次匪,便可以伸手要一次钱,只怕到今年年底,林大人都不会放过这条财路。”
济公不由皱了皱眉头,却向苏三道,“苏小友,怎么看这事?”
林海录召集各富商和各乡绅到临时郡府议事的事情,苏三是知道的。这事情,李家和苏家,都牵涉在其中,他想不知道消息,都是难事。
没有刻意去问过这些事情,他因此也并不知晓其中的细节,如果不是今天二老在他面前聊起这事,他仍然准备装聋作哑,或者就只听听二人讨论一回,也就算了……
却不料,向来不拿这些事,与他讨论的济老,今天却突然有此一问,倒叫他心里有些诧异?
这个诧异,只是下意识的反应……别看大家在一起钓鱼,谈笑之间不是老友,便是小友相称,只怕这也只是二老对自己,有些许欣赏而已,应该还没有把自己放到能与二人,交谈国事的地步。所以济老问出这些,当然是有些奇怪的。
之前不与自己交谈,大抵是认为自己这里,也不会有什么很有见地的看法。有才学与有政见,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现在,却突然拿这些来问他,只怕是受了仲秋才子集会上,自己写诗带来的影响,认为自己应该可以接触这些,所以才开始重视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