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乌达说完,博结就摇头打断:“三重关窍,一是鬼兵,东进大燕是望谷眼中的大好机会,他们一定会去,但去之前也一定会提前想好退路,万一事情有变,他们立刻就会撤回高原;二在景泰,大燕兵马也不是纸糊的,这些年里打完北面打西面,盛景和尚说得天花乱坠,但他究竟能不能对付的了景泰,还是未知之数,如果他兵败了,当然也就没了五州谢礼,咱们可白忙乎了;最后才是你说的,盛景为人可不可信,他打下江山之后一推五六,毁诺食言,这种事未必做不出来。”
说完,停顿片刻,博结忽地笑了:“所以我才要你集结二十万雄兵去东疆,除去借给盛景的八万,我还要再从东疆本地驻防军中挤出八万人,这便又凑成了二十万……先是鬼兵东进,打破大燕的西关,再是八万借兵通过,最后呢,我们的二十万兵马,也是要去大燕的。”
“有着二十万人在屁股后面追着,鬼兵就再没了回头路,只有一个劲地东进,直到被燕人消磨殆尽,烟消云散;盛景起事都要靠我的八万人,知道我们又派二十万大军入境,他又能如何;最要紧的……盛景是内奸,燕人自毁门户,大燕的西陲全都乱成了一团,鬼兵过境只为掠劫,不会停驻占城,就由我们代劳吧,本座没太大野心,挥兵二十万,只占他三州便好。”
“鬼是死定了,至于盛景与景泰之争……若景泰胜了,我们好歹踩住了大燕三州,稳稳赚到了;要是盛景赢了那便更好了,”大活佛的笑容盛放:“他给我递上的谢表中,只说割让燕西五州,却没说具体哪五座州,最后大家结账的时候,已经被吐蕃纳入疆域的三州自然不能再算,哪有用我的钱来答谢我的道理呢?你觉得,那时盛景刚和景泰拼了一场、又有卖国求荣的谢表在我手中,我向他再要五州,他会不同意么……我不贪心,也不会毁诺,说五州就五州……唔,三州加五州,占上小半燕土,暂时也就这样了。所以啊,说句心里话,我还是盼着盛景能赢了景泰,盼着这位大燕国师能争点气。”
说着,大活佛放声大笑,好一阵后才继续道:“着你调运二十万兵,也不是件简单事,要神不知鬼不觉,悄然集结待命。第一要瞒过‘鬼’,第二要瞒过燕人。另外,尤其准备借出的八万人……”
乌达明白师父的意思:“这一部人马,当选嫡系亲信,虽然进入异域暂奉敌酋,但只要一封雀书法旨传到,立刻就能倒戈相向。只有如此,才能随时应变,免得被盛景蛊惑了。”
借给燕国师的人马,一定要对柴措答塔绝对忠心才行。大活佛欣然点头:“明白就好,没事了,退下吧。”
可是和以往不同的,乌达这次没有告退,而是恭谨道:“弟子还有一问。”
第十八章 好菜
大活佛痛快得很:“问来!”
“大燕一乱,犬戎应该不会错失良机,以盛景的心机,又怎么可能看不到这一重……”乌达说得有些犹豫。博结精明,听他语气有异,稍一琢磨就明白了弟子的意思,笑道:“你是借燕而论吐蕃、借犬戎来问回鹘吧?”
乌达眼中虔诚更甚:“弟子的心思,瞒不过师尊的。”
燕国和犬戎的事情,乌达不会花太多心思去计较,他真正在意的是:一下子调运二十万兵马去东疆,国内难免会有空虚之处,要是回鹘儿趁机发难、重兵犯境,吐蕃怕是要被动了。
不过乌达的顾虑,大活佛早都想到了:“不用等回鹘儿来找事,我们就先动手了,二十万雄兵东进大燕之时,北关也会出兵,猛攻回鹘烈火城。”
烈火城是回鹘封拒吐蕃的边关要塞,位置异常重要,当年还被景泰列入一品擂的‘江山赌注’之内。
乌达大吃一惊……中土五国鼎立,这个局面之所以能够维持百余年,究其根底就是因为南理羸弱不算、每一座强国都与另外两座大国接壤。这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情况,没有一家会眼睁睁看着邻居大家不去乘虚而入、也同样没有一家敢贸然承受双线之战,现在大活佛要‘双开’,这哪是富强之路,干脆就是寻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