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馆甚好,一切照旧……从年初后,周刊的刊印数已经到了五万份,每份市面上出售十文,倒也不必担心。只是正月以来,京城里多了三五家报馆,不断在和我们作对,还拉走不少的人。如高阳正店等几家酒楼,已转投他家,利润却减少了一些。
不过小乙放心,虽走了些人,却无碍大局。
那些报馆也多是有来历,所以太子那边,也不好有许多动作。”
玉尹点点头,没有做声。
这种情况,在他意料之中……北宋是一个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代,不可能把这话语权,完全垄断与皇室手中。所以,那些士大夫们,早晚会插手涉足其中。
“那几家报馆,都刊载些什么文章?”
“各有不同……如大宋观察周刊和大宋评论周刊虽说都是刊载时局,但态度截然相反。观察周刊是坚决主战,其读者多是太学和武学学子,以及一些京城清流。
每七日发行一次,每次的数量大约在三五千之数。
我听说。这观察周刊是纯粹的邸报。不接受任何资助,全凭那些人,还有一些读者的支持;倒是那评论周刊做的风生水起,颇有些模仿我等的意思。高阳正店几家人,便是被他们拉拢过去。每期刊印数量,在两万左右,影响力高于观察周刊。”
议和派,多唯利是图者。
甚至从某方面来说,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远远高于主战派。
这两份周刊。倒也显示出朝堂上主战派和议和派的真实状况。
李纲等人也许是忠臣,也许是能臣,却终究还是斗不过那些奸党……不知为何,玉尹突然想起后世一部电影。名字和内容。都已经模糊了,但其中有一句话,却印象深刻。
贪官要奸,清官要更奸!
李纲这些人的品性或许不差,能力也不算弱,但比起奸党,似乎还是少了些手段。
想到这里,玉尹便有些头疼起来。
如斯局面,他又当如何力挽狂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