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页

唐朝小地主[校对版] 1516 字 2023-03-15

“真的不行,毕竟是虞公寄语友人……”

继续拿虞世南作挡箭牌,韩瑞微笑说道:“况且,宴会邀请太多,吃不消了,恰好出门几天,避下风头。”

“没错,亲自上门,才显诚意……”

“宴会接连不断,很伤身体的。”

旁边,几个女眷也纷纷帮腔,郑氏自然被说服了,命人收拾包袱,准备船只。

由于是速去速回,不合适拖家带口,所以郑淖约等人,自然没有随行,韩瑞只带了两个机灵的仆役,连午餐也没有吃,来到岸边,与众人告别。毕竟几天就回来,也没有多少离别伤愁之意,韩瑞轻声道:“你们回去吧,照顾好自己……”

郑淖约轻轻点头,心里多少有点儿闷,轻举平常,柔声道:“平常,与阿耶道别。”

“耶呀……”近五个月大的孩子,能分辨不同的声音,并学着发声,尽管十分稚嫩,不成腔调,然而韩瑞却如闻天籁,抱过来亲了口,逗得平常咯咯直笑。

嬉耍片刻,把孩子交给郑淖约怀抱,韩瑞悄无声息的叹气,轻步上船,挥手道:“走了,过几天就回来。”

“一路顺风。”

众人站在岸边,看着帆船轻快而去,化作黑点,消失在河道边际,这才慢慢回去。

第532章 永欣寺中

唐代的越州,就是后世的绍兴市,直领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四县,永欣寺就位于越州城南十五里外,秦望山麓脚下的一个狭长山谷里,三面青山环抱,宁静优雅、气候宜人、依山傍水、林泉秀美,是一处清幽脱俗的胜境。

永欣寺的前身,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的旧居,传说在某夜,这里忽然出现五彩祥云,皇帝听闻之后,下诏赐号将王献之的旧宅改建为云门寺,然而,直正将永欣寺发扬光大的,却是智果禅师,与惠欣和尚。

两人,皆是闻名于世的大书法家,云门寺也因他们而改名为永欣寺。自然,两人之中,最负盛名的当然是世号永禅师的智永和尚,他是王羲之的七世孙,王羲之第五个儿子王徽之之后,家传渊源,本身又努力,常居永欣寺阁,闭门习书三十年,名扬天下。

别的且不提,单是智永禅师的几个徒弟,智果、辨才、虞世南,也是当世的俊杰,名传千古的人物,如已经逝世的智果和尚,青出于蓝胜于蓝,曾被隋炀帝杨广称赞,和尚(智永)得右军肉,智果得右军骨,至于虞世南,更是举世闻名的书法大家,深得世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