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页

唐朝小地主[校对版] 1730 字 2023-03-15

旁边的冯长史,心里也有些诧异,韩瑞的名字,他早就知道了,但是没有往这方面琢磨而已,毕竟,在官场上,考虑最多的,不是对方的名气,而是官职、背景、权势等等,名气再响亮,只是得到表面的礼遇,实质上,理不理你,还要看官员的心情。

比如,三国时期的名士祢衡,为人孤傲,看什么都不顺眼,开始的时候,无论是曹操,还是刘表,对他都非常客气,不过,祢衡这人,好像有毛病,见不得别人对他好,经常蹭鼻子上脸,指着两人大骂,结果可想而知,到了最后,让人像货物似的,推来让去。

到了黄祖那里,落得身死异乡的下场,尽管舆论都替他惋惜,指责曹操、刘表两人借刀杀人,谴责黄祖是粗莽匹夫,但是,无论怎么漫骂斥责,却不伤黄祖分毫,人家照样还是江夏太守,享受高官厚禄。

所以,也可以看得出来,所谓的名士,在当权者看来,只不过是一层华丽的窗纸,有用的时候,就拿来装点门面,要是没有用,戳破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所以,就算知道韩瑞身负盛名,但是,冯长史看重的,依然不是韩瑞的才华,而是他的官职与前途。

立场不同,着重点自然有异,自然之理,当然,见到武家两位公子这么兴奋,冯长史也懂得凑趣,微笑说道:“晚上,荆州官吏士绅,准备设宴款待朝廷使臣,两位公子也可以前来参加,向韩博士表述心中仰慕之情……”

“大善!”武元庆与武元爽,不加思索,立即同意下来。要是韩瑞在这里,肯定呸死冯长史,什么表述仰慕之情,乍听起来,好像他有什么特殊爱好似的。

突然,武元爽好像想起什么,连忙问道:“大哥,要不要通知几位先生?”

或者是有了杨氏的压制,没有享受到公卿之子的特权待遇,武元庆与武元爽两人,没有沾染多少纨绔公子的脾性,颇有几分尊师重道,听到韩瑞在此,联想到平时,几个先生对他非常推崇赞赏,自然而然,冒出这个念头。

“那是自然。”武元庆沉吟了下,眼睛闪现亮光,低声说道:“韩江淮驾临,也是荆州文坛盛事,要是在宴会之中,留下几篇传世之作,那么在场之人,包括我们,也有好处。”

什么好处?当然是跟着名扬天下,或者流芳百世。一首好诗,不仅能让作诗之人,名声大振,而且连带着,在诗中提到的人物事迹,也被人熟知,反复诵唱。

荆轲、要离之类的刺客,要不是司马迁的史记,恐怕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曹植的诗篇,多次提到并州游侠儿,直到现在,依然让并州的游侠儿以为傲,韩瑞的少年行,更得让长安少年脸上有光,聚会的时候,不喝新丰美酒,不唱吟两句相逢意气为君饮,旁边的人肯定会鄙视之极。

这就是诗赋文章的魅力,从古到今,大家可以轻视它、无视它,甚至蔑视它,但是没人能够否认它的影响力。

兄弟两人对看了眼,武元庆轻声道:“冯长史,我们想多邀几人参加宴会,你看……”

“没事,尽管邀请,回头补个请柬就是了。”冯长史虽是文职,但是在都督府为官,也算是武人,而且是从乱世中打拼晋升的,对于诗赋文章,不怎么感兴趣,不过,既然是武家兄弟的请求,他也乐于卖个人情,毕竟,杨氏无子,年纪又大了,武家的爵位,必然落在两人身上,举手之劳的小事,顺手为之,又有何妨。

“多谢冯长史。”武家兄弟十分欣喜,要不是还要陪同客人,恐怕已经欢呼雀跃,迫不及待的广发请柬,一定会引起轰动,许多人,也要承他们兄弟的情。

此时,韩瑞自然不知道武家兄弟的作为,与丁太医,不紧不慢的,跟随杨氏,来到了卧房之前,才进了房门,韩瑞就觉得,情况有些不对,具体是什么不对,一时之间,却是说不上来,只是一种莫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