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落荒而逃的情形,落入少年们的眼中,却得到一片赞叹之声,这种盲目信服的情结,在后世娱乐圈里,自然是屡见不鲜,放在唐代,却也适用。
韩瑞身影消失不见,少年们却不愿意离开,反而高声和喝道:“……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说白了,其实就是意气两字作怪,昨日韩瑞无意中吟咏的少年行诗篇,深深打动了自诩游侠儿的少年公子们。
游侠包含的内容很丰富,轻生报国的壮烈情怀,重义疏财的侠义性格,豪纵不羁的气质,使酒任性的作风,等等,都是侠客的共同特点,对崇拜模仿游侠行径的少年们来说,听闻有人作诗,将他们比成真正的侠少,而且给出的评价还是那么高,岂不是知音、知己。
尽管,前人有很多诗作,也是描写游侠少年的,但是太过遥远了,没有丝毫的代入感,而今,诗中的主角就是自己,而且是高度的赞赏,难得的肯定。
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激动难耐,难得人家这么够意思,少年们自忖,也要懂做人,相逢意气为君饮,少不得要敬对方一杯,所以才有以上场面出现,自然而然,在不知觉中,随着诗篇的快速流传,韩瑞已经成为了长安少年心中的偶像。
第113章 掩袖而去
此时,丝毫没有察觉自己已经成为新生代偶像的韩瑞,抬头望着长安城巍峨的城墙,脑际中浮现的是诗者狂放的歌声,大臣傲然的风骨,商贾清脆的驼铃声,坊市中各种不同语言的混响,出征将军的盛大凯旋,皇帝出巡宏大的场面,还有的就是万国朝邦,八方来使的崇敬的表情。
长安城,历代帝王建都之地,自周、秦、汉以来,三州花似锦,八水绕城流,三十四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阳关大道,丝绸西往,佛法东来,城郭坊里,垂髫耄耋,熙来攘往,东市西市,华服丽质,人头攒动。
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工匠、艺人、留学生和官员数以十万计……脑中掠过后世对长安城城的评价,韩瑞心潮澎湃,在壮观的城门脚下,才知道自己的渺小,尽管想要仰天长啸,宣泄激动心情,但是望见城门前披甲执锐的兵丁,韩瑞识趣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乖乖尾随一辆香车排队,顺着涌动的人流,由春明门而进,慢慢走进了城中,刹那间,给韩瑞的感觉就是宽敞笔直的道路,路边的建筑,就如同后世的城建规划,十分的整齐划一。
韩瑞仔细观察,发现街道均作南北、东西向排列,相互垂直,笔直端正,宽畅豁达,街道两旁都有排水沟,并栽种槐榆,大道笔直,绿树成荫,十分壮观,然而,就是在这个整齐划一,如同棋盘的城市中,走了片刻,韩瑞悲摧地发现,自己迷失了方向。
其实也可以理解,一直光顾打量城中景观与建筑布局,还里有心思顾及其他,而且长安城号称有一百坊间,街道纵横交错,转了几圈,迷路了也十分正常。
拍了下额头,掏出颜师友的书信,查看地址,再细心收妥,韩瑞呢喃起来:“安兴坊,安兴坊在哪。”
找了几个路人打听,他们却也不清楚,韩瑞反应过来,暗骂自己真是糊涂,长安城人口将近百万,除去本地居民,不知道有多少万的商客旅人,说不定他们与自己一样,也是初来驾到,自然不清楚地址。
酒果然不能多喝,韩瑞感叹,醉倒是其次,就怕酒精中毒,使得脑子反应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