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页

李党的群臣现在对于武三思等人的奏报,都是极为敏感,他们并不一定知道武三思提出这种比试的主要目的所在,还是纷纷表示反对。一个个都拿出了慷慨激昂的文字进行劝阻,仿佛进行了这一次劳民伤财的行猎,天下百姓就会饿死一半,这江山社稷就会崩塌一般。但女皇沉吟了一阵之后,还是在武党的摇旗呐喊声中,没有理会李党群臣的鬼哭狼嚎,选择了点头应承,李党群臣暗暗心寒。女皇的天平,现在已经是明显地开始向侄子倾斜了,大家担心,长此以往,太子的地位必将难保。

大唐的皇帝,从来都不是居住在一个宫殿之中的。想当初,武则天还是皇后的时候,每一年都要随着高宗来往于长安宫、九成宫、洛阳宫、紫桂宫、合璧宫还有一些附近州县的温泉别宫之间,一年下来,居住在京城长安的时间,往往不到一半。

后来,武则天自己登位之后,却是一直居住在神都洛阳城,绝少外出,出外行幸的事情,少之又少,这一次蓦然选择行幸,群臣乃至百姓们都是感觉颇为惊讶。而且,这次的行幸,行程安排得也是极为紧凑,首倡之人武三思上书的第三天,车驾便从皇城出发,直奔目的地嵩山而去。

中岳嵩山,在这个时代,是具有着极为重要地位的一座山。此山险峻、绵长自不必说。以前,大唐的时候,有很多人为了博取名望,以便被朝廷征召为官,都跑到终南山上隐居起来。后来就有人将这种求仕方法称为“终南捷径”。而如今,朝廷的中心已经东移来到了洛阳,尤其是前年年底,女皇封禅嵩山之后,嵩山彻底取代了终南山的地位,称为了那些走“终南捷径”之人最佳的隐居去处了。

伴随着这些“隐士”一起来的,也有不少的官员别业、庄园等等。总之,这嵩山之地,看起来是一个闲云野鹤聚集之所,实际上暗流涌动,潜伏着各种各样的势力。

按照惯例,皇帝出巡,随行护驾的,依然是皇帝的近身亲卫大军……千骑。千骑,顾名思义,人数不多,只有千余,相当于一个折冲府的人数。不过,现在的千骑战斗力却是前所未有的强。

因为,“千骑”和“飞骑”同属羽林卫,上次“飞骑”参与了宫变,已经丧失了女皇的信任,“千骑”成为了女皇最信任,而且是唯一信任的军马。这次统领千骑的,就是新任的左羽林卫大将军张仁愿。此人乃是宿将,在军中极有名望,有了这样一位主帅,“千骑”兵马个个面目有光。

士气高涨,主帅英武,再加上本身装备精良,全部是重骑兵,谁也不会认为,有人能在“千骑”身上,占得一丁点的便宜。

大队人马由洛阳的宫城出发,到达嵩山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这比赛自然是不可能连夜举行的,女皇版下谕旨,诸王还有随行的群臣全部都住下来。

嵩山之上,有一座占地颇为光大的皇庄,虽然不是名正言顺的别宫,内中庭院、屋舍等比起一般的别院来,不知道要多多少倍,豪华多少倍。这样的地方,足够安置下这次的所有的人马了。

不过,有一些大臣未必愿意和大家挤在一起住,有些大臣的别业,离着这皇庄,不过是片刻的距离,他们却是一个也不敢多言,统统都是乖乖住下,没有丝毫的废话。大家已经看出,这次的行幸,整个大队的气氛,实在是太怪异了,或许,很多重大的事情,都会在这几天之内,有一个彻底的了断。

这一天夜里,很多人忐忑,很多人兴奋,也有很多人木然,大家在各自不同的情绪之中,挨过了一个寻常的夜晚。

而第二天一早,一场比试立即展开。

这次的比试,分别是比骑马和射箭还有骑射的综合运用……自由狩猎三样。

女皇早早起床,高高地坐在前面临时搭起的高台之上,她旁边随侍的,正是多年以来形影不离的上官婉儿。和精神略略有些萎靡的上官婉儿相反,女皇一扫最近很长时间以来的阴霾,显得精神焕发。

在女皇的前面,李武两家的诸王以及他们选出来比试的家臣一个个都是显得跃跃欲试。所谓的李武两家的诸王,其实就是太子武显外加一大群武家王。李家的诸王早年被武则天屠戮得十去八九,后来又以各种罪名处置了一大批,加上最近一次宫变,叛变而死,加上受牵连的,一番处置下来,太子武显成了光杆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