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到底是一代女皇,虽说也有将张易之弄出自己的眼界的考虑在内,她也不是完全地意气用事,而是在权衡之后,觉得张易之的确是适合前往幽州代替娄师德,只不过,言语之间,她还是难免要表露出一丝对张易之的不满。自始至终,她都没有提及张易之的名字,不得不提及张易之的时候,她一概用“此人”来代替。
上官婉儿听到这里,知道武则天早已拿定主意了,所谓和自己商议,不过是知会自己一声而已。一时间,她心下充满了失落。她仿佛感觉,自己和掉落在水中那条自己最喜欢的汗巾,越来越远了,她伸手想抓住,却是徒劳。
第589章 谋反?!
次日的早朝之上,一番激烈的口舌之争,围绕着娄师德致仕,谁去接替他的事情展开。
“李党”众人坚决推举张仁愿,理由是此人乃乃军中宿将,颇有凶名,十分了得。而“武党”众人则推举张易之,理由是此人乃后起之秀,代表着国朝的未来,而且熟悉突厥内情,便于指挥作战。
两党之间,看似是在为一个人选而争夺,实则是在为太子的位置而进行一场剧烈的攻防。张易之若能坐镇东宫,东宫那边还能通过他本人还有张易之的岳父王家以及窈娘的母亲卢氏所在的卢家,对朝廷中的事情进行掌控,保持住东宫的一定势力。
而若是张易之被调走,虽在外握有重兵,东宫内部空虚,武显必然风雨飘摇,难以支撑武三思的强烈攻势。两方的人马都是久历官场的,对于这种斗争看得很清楚。所以,这次朝争之中,双方的主要人物都上阵了。
“李党”实力雄厚,只可惜经过最近的打击之后,上层的大员要么是这受到贬谪,要么是改换旗帜,已经完全没有李昭德、狄仁杰这些强势领袖在的时候那种对敌手的绝对压制。不知不觉间,排遣张易之巡边的意见占据了上风。
最后,武则天很自然地听取了主流意见,宣布任命张易之为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幽州道行军总管,前往幽州接替娄师德,一锤定音。
群臣之中的武显听见从母亲口中传下来的话后,顿时失魂落魄,差点跌倒,而坐在他身边的武三思则是微微一笑,这眸子里闪过得逞的笑意。倒是张易之这个此次争论的焦点人物对此毫无反应,仿佛方才的争论,并非是因为他一般。
早朝结束之后,张易之立即随着武显来到了东宫。
现在的东宫还是极为畸形的。自有大唐以来,一般的太子甚至是亲王府里,都有不少的属臣、幕僚。而武显身边则完全没有这些,只有一些服侍的宫人,其他的东宫属臣,一个都没有。他现在身边唯一的势力,就是太子左右率府。这还是因为张易之的到来,才在最近将规模扩大到一千人的,原本只有一百多人,只相当于仪仗队,很难负担起保卫东宫的责任。
武显垂头丧气,当着张易之和韦氏的面不住地摇头:“这次真是休矣,母亲看来是有意要废掉我了,否则也不会把你调走!”
他现在,已经把张易之当作了唯一的倚靠,想想张易之要走,他心下无比的害怕,面色苍白,仿佛得了重病一般。
韦氏不满地训斥道:“没出息的东西在,晚辈还在呢,也不怕笑话。五郎,你说说吧,你好像一直都很冷静,莫非已经有了什么对策?”
张易之摇摇头,道:“对策是没有。不过,小婿觉得,事情未必就有太子所想的那么糟糕。毕竟,岳父现在是圣皇唯一的儿子了,对付岳父,她应该是不会下手的吧。我看她的目的,应该只是架空岳父,让岳父对她自己没有威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