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

笑过之后,武攸绪说道:“不过,说真的,你想要对付来俊臣,这是好的。来俊臣,国贼也,人人得而诛之。想当初,我就曾经多次在明里暗里试探过圣皇,可圣皇对他极为信重,就凭我当初的得宠程度,也都不敢妄动。而今,你把宝压在吉顼那老狐狸身上,想联合他收拾下来俊臣,终究还是儿戏了一些啊!”

张易之脸色立即凝重下来。其实,他早已经隐隐地感觉到,自己还是把这件事想的太过简单了一点。不过,不论如何,他不愿动用张昌宗的能量,这是他的底线,国家大害自然是要除掉的,可为了除掉国家大害,把亲兄弟陷进去的事情,张易之绝不会做。

“先生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小人洗耳恭听!”

武攸绪重新坐了下来,笑道:“在我面前,就不必拘礼,不必客气了,小人这个称呼,我不喜欢,太谦。而且,如今的我已经不是什么安平王,只是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猎户罢了。你我还是平辈相称,我才会觉得习惯一些。”

顿了顿,他又笑道:“至于你说的建议。其实,你还是有很多办法的,只是你当局者迷罢了。比如说,那位王小娘子不是已经被你勾引得失去了自己的灵窍了吗?”

“对啊!”张易之也顾不得武攸绪言语中的戏谑之意,跺脚道:“她姐姐是被来俊臣强抢去的,经过上次那件事情之后,她姐姐和来俊臣之间的夫妻关系,恐怕是要名存实亡了。而他们兄妹二人进京的第二天就搬进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宅子里,这就说明他大哥王循和来俊臣之间,本来就有芥蒂。现在有了我的关系,把他争取过来,倒也并非妄想。我这位大舅子作为文昌台左肃机,可不正是来俊臣手下那帮人的克星吗?”

他心情大好之下,不但不对武攸绪的打趣进行反击,反而大言不惭地把王循径直称作“大舅子”,脸皮之厚,让一旁的武攸绪大为咋舌。

“嗯!”武攸绪点了点头,道:“有了你的大舅子,假设吉顼也肯站在你们这边,你们若是发难的话,说不定也够保住自己不受反噬的了!”

张易之顿时愕然:“先生这话是不是有点过了,有了他们两个相助,还不够扳倒来俊臣吗?只是能够自保而已?”

“这已经是最乐观的估计了!”武攸绪轻轻地拿起鱼竿,道:“你想想,在来俊臣手上栽倒的,宰相都已经有了好几位了。你那位大舅子就算厉害,也不过是刚刚从外地调进京的官员,能和宰相相提并论吗?至于吉顼,他是那种首鼠两端的人,所谓‘不见兔子不撒鹰’,说的就是他那种人。要是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那我倒宁愿你尽早收手,以免自误!”

这温吞,轻柔,不带一丝烟火的话语就像一盆冷水一般,狠狠地朝着张易之当头泼下。张易之的心底不由自主地生出了一股寒意。

“不过,你也不要太过灰心,我已经为你准备了两个比你自己找的两个人更加管用很多倍的人物,只要你能掌控好的话,想必能达到目的!”

张易之眼前一亮。王循是朝廷的重臣,而吉顼是著名的老狐狸,这可都是极为难得的人物,比他们还要管用很多的人物,那岂不是牛逼得能通天?这样的人居然还有两个?

“第一个,是圣皇身边最为亲近的那个人。当然,我所指的并不是你那位不成器的兄弟,你应该知道是谁吧?”武攸绪淡淡地说道。

“先生莫非指的是上官婉儿?”张易之略一沉吟,灵光一闪,道。

“不错!”武攸绪道:“这些年以来,随着圣皇的渐渐年迈,身体和精力都已经不如当初了,而上官婉儿就成为了她身边最为值得信赖的一个人。别看此女年纪轻轻,样貌看起来也是文文弱弱的,可据我所知,她绝对有经天纬地之才,胸中韬略不下于政事堂里面的那几位当道诸公。而此女最大的本事还不在这里,她对于朝局走向的预测和把握能力,就连我也要逊色三分。所以,若是她觉得来俊臣还没有走到穷途末路,你也很难劝得她加入你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