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下了马,立刻有勤务兵上来将马牵到一边,然后顺着预留的道路穿过铁丝网,进入前方的一幢楼房。穿过楼房里的过道,他们进入大宋临安火车站的站台。
若是以数百年后的标准,这座火车站还有这个站台实在是简陋得可以,不过是上下三层,再加上一层地下通道,站台长也只有五百米左右,如今这上边站着两百名殿前司的精锐官兵——他们同时也是秘营成员。
大约到了八时三十分,喧哗的人群安静了,六十余辆马车从混凝土道路上奔来,到得火车站后减速,然后进入专为马车用的地下通道,所有的马车都停入其中。又过了会儿,大宋皇帝赵昀与他的朝中重臣,都从地下通道中走了出来,只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到了站台之上了。
“吾皇万岁!”
不知从何处传来喊声,紧接着这喊声连成了一片,赵与莒回过头来,面对着铁丝网、铁栅栏之外的百姓,不住颔首示意。除去军人之外,百姓们纷纷跪拜,这让赵与莒很是不安,低声吩咐了一句,立刻有随侍的殿前司将士大喊:“陛下有旨,免礼平身!”
虽然已经当了四年多马上就五年时间的皇帝,可是赵与莒还时时警醒自己,对于跪拜,不能安之泰然。
“陛下深得万民爱戴,实为古往今来第一圣君!”
薛极跟在他身边,因为赵与莒步子大的缘故,他有些跟不上,边抹汗边道。
对这种谀辞,赵与莒有足够的免疫力,他理都没有理,而是转向崔与之:“崔卿,觉得如何?”
“臣还是觉得……这东西真能跑得起来么?”
对着眼前的大家伙,崔与之有些不相信地摇了摇头。
在站台上停着的,便是赵与莒万分重视的火车了。这列火车与流求最初试运的已经又有了很大的改进,它的机车导轴、动轴和从轴分别为二、三、一,为了便于拐弯,它装有引导转向架,为提高蒸汽利用率,它用采用了关节复胀技术。这种机车适合牵引较轻的客车,跑起来也更为舒适。
机车之后挂着八节车厢,每节车厢长约是十三步左右(二十米),这样所有车厢加起来,约是一百四十步。车厢不象后世一样全是铁铸,而是采用了铁底盘、铁顶与木壁,只在关键部位用铁进行了加固,这一来是减轻车厢重量,二来也是节约用铁。
崔与之还是难以相信,就凭借前面的那个巨大的圆柱型的铁物什,可以拖着这一百二十步长的东西跑起来。
“随朕上车吧。”赵与莒也不再说什么,而是快步踏上了列车。
他上的是第六节车厢,早有穿着制服的乘务上来服侍,随行而来的众臣中,六部主官与一些重要官员,当然也与赵与莒一样上了第六节车厢,其余人等则在七、八两节车厢。一百余名官员,进入三节车厢,自然觉得还算宽敞。在他们都上了车后,建造这铁路的部分在临安的工匠、民夫还有军士,上了第二、第三、第四节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