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页

酒楼上的苏穗咦了一声,这般子暴发行径,却不是当今官家与自己认识的那位杨家姐姐的风格。虽然底下百姓纷纷争抢撒出来的铜元,苏穗却皱起眉来苦苦思索。

“毫无体统,毫无体统!”

另一处雅间中,真德秀也见着这一幕,他愤怒地直跺脚,然后冲着程珌吼道:“程怀古,你是礼部尚书,便由着这位贤妃胡闹不成?”

他们这些重臣,天子纳贤妃,原本应见礼的,只是因为心中不喜,个个都请了病假,却跑到这楼上看起热闹来。

“官家说了,贤妃乃是他的爱妃,便是领兵上阵也未尝不可,何况如此?”程珌冷笑了一声:“真景希,你又不是不知,此事岂容你我置喙?若是你瞧着不顺眼,自家上折子去谏便是!”

“我自会去谏!”真德秀愤怒地哼了一声。

严格来说,真德秀不是奸邪,更不是无能之辈,只不过他太过道学,对于推广理学又过于热衷,这令赵与莒非常不悦。他对理学的反感,特别是将儒学教条化倾向的反感,几乎同他对后世的宗教原教旨主义者相同。但真德秀此人又不可轻易纵之于乡野,他名声太大,若是由他回去,免不了有朝廷失人之讥。

“真景希,稍安勿躁。”岳珂淡淡地说道,他不喜欢朱熹,因此也不喜欢真德秀:“史贼权倾朝野之时,你我皆是束手无策,非圣天子无以成事。当今官家年纪虽轻,所谋却远,如此大张旗鼓,安知不是另有深意?”

“岳肃之所言极是。”魏了翁这次站在岳珂这一边,他一边点头一边沉思,片刻之后面露喜色:“我晓得了!”

“下官也晓得了。”另一人也道,却是乔行简,他如今为国子司业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只论司职,原是不可在此的,但他向来与葛洪等人友善,也跻身于重臣之列。

“却是为何?”不知何人问道。

“楮币。”魏了翁与乔行简异口同声,然后群臣皆是恍然大悟。

天子在国是诏书中有极重要一条,那便是稳定楮币,但是要稳定楮币,朝廷就必须拿出足够多的铜钱来,可是如今整个大宋都是钱荒,便是朝廷,一时间也拿不出这许多铜钱。便是拿得出,也不可能尽数投入市上,否则必为那些不法奸商换去,私自铸为铜器,再高价出售。

如今来自流求的贤妃嫁妆之中,便有这计多铜锭,还有那大量的银、金,若是铸成铜钱,至少可解燃眉之急之了。

“魏华父,这可是官家为你解忧了。”岳珂笑道。

“是,是!”魏了翁满脸喜色,便是真德秀,原本紧绷的脸也松了下来:“若是如此,官家倒是别有衷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