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页

“问吧,有什么话快点说。”

“是,皇上,学子想问问您,自秦大人,庞大人,还有杜大人被召入京城后,可有给皇上想出过哪怕一条,有利于国泰民安的良策?”

“这个……”年轻皇上闻言皱起了眉头,自秦牧等人进京后,只是与他言谈甚欢,有很多共同语言,不管讨论哪件事情,观点都是一致的,每每说到开怀处,还会抚掌大笑,诗词歌赋到是作了不少,但这利国利民的良策嘛……

主意出了很多,不过全都被朝中大臣,还有皇太后给驳回了,当时他很恼火,但事后也瞧出了弊端,唯一一次他找准机会先斩后奏,就是封孟子德为钦差大臣,南下查办贪官,他本想借此竖立天子威信的,但却差点把南方洲郡的地方大员给逼反了。

思及此处,年轻皇上不可避免的想到了林敬之自进入京城后,接连给他出了许多绝妙主意的事情,而且前不久林敬之还南下流洲,冒着生命危险分化田机与郑胜的关系,事后肖建可是说得清清楚楚,能顺利地把田机锁拿进京,林敬之功不可没。

以前他还不觉得,现在一对比,秦牧等人与林敬之,高下立判。

想着想着,年轻皇上的脸色逐渐好转,不过心里却仍是向着秦牧等人,“他们是不比你有主意,但他们毕竟还年轻,你看看朝堂中,能坐到一品二品大员的重臣,哪个不是五六十岁,白发白须?”

听出年轻皇上的语气缓和了下来,林敬之偷偷松了口气,并暗自腹诽,相比那些一品二品的大员,秦牧三人的确是年轻了一些,不过皇上您也不能在我的面前说呀,我可比他们小多了。

而且您也知道那些朝廷重臣都是一步步艰难的熬出头的呀,既然知道,那您还要强把秦牧三人往朝堂里塞?

当然,这些话林敬之是不敢直接说出来的,应声道:“皇上所言甚是,正因如此,学子才向皇太后进言,把秦大人,庞大人,还有杜大人外放为官,让他们去地方上磨炼。等过上几年三位大人有能力为皇上排忧解难了,皇上不就可以正大光明的把他们插入朝堂议事了么?”

年轻皇上闻言有些词穷,不知该如何应对,他是不想把秦牧等人外放的,不然日后有了什么烦心事,或者在大臣面前受了气,他去向谁吐露?

第四百零七章 吐露心声

年轻皇上自幼就被立为了太子,除了身旁几个太监有时敢跟他开开玩笑,就没个能说话的朋友,直到秦牧三人被他手底下的护卫寻来,他才觉得自己不像以前那么孤单了。

此刻虽听林敬之说的有理,但却仍是不想把秦牧等人调出京城,“就算你真的是为他们着想,那也可以在京城安个职位呀,干嘛非要把他们外放?”

“皇上,难道您忘了孟大人查杀贪官的事情了么?秦大人,庞大人,还有杜大人也尽皆是一身正气,不畏权贵的高士,若是您真把他们留在京城为官,掌握权柄,不论是什么职位,都有可能惊动某些官员,到那时恐怕会比逼反了地方大员还要可怕!”林敬之见皇上语气有了松动,再接再厉的劝说。

听到这句话,年轻皇上眉头一皱,的确,一个孟子德就差点逼反了田机郑胜,而若是秦牧三人也来上演上这么一出,那他这个皇帝也就别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