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仁七年正月初三,朔方节度使李正己突然出兵泾原,正式拉开了他割据一方的大幕,在青石岭一战中,李正已以损失一万八千人的代价击败了李纳,李纳在败退过程中,将仓库付之一炬,三十万石粮食悉数被焚,使得李正己鸡飞蛋打、一无所获,老羞成怒的李正己纵兵抢掠民财,此时裴俊的十万河北军已经渡河进了延安郡,李正己当即集中军队北上与河北军作战。
但就在这时,守卫在西受降城的段秀实传来一个震动朝野的消息,近十万回纥大军已经逼近阴山一线,段秀实请求朝廷火速派兵支援。
回纥大军压境的消息震惊朝野,也打乱了裴俊的部署,他当即命十万河北军仓惶北撤,为防止李正己进军空虚的河东,裴俊又下令调回驻扎在南阳的八万河东军,只留三万军看守崔庆功。
没有了裴俊大军的压力,崔庆功的野心渐渐地旺盛起来。
……
汝阳,这里是崔庆功的老巢,他在新年前夕返回到这里,开始了进攻襄阳的准备,应该说,收取襄阳是他崔庆功蓄谋已久的计划,淮北粮食产量的不足限制了崔庆功的发展,他虽然对外自称三十万大军,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都是半兵半农,几乎没有什么正规训练,衣甲军械也严重不足,真正能战斗的军队还是他从山东带来的旧部,可惜这些山东军几乎一半都被李怀先窃取,还有李希烈也分走了他的大部分钱粮,目前的境况崔庆功心知肚明,他全靠截留漕运来补充他庞大的军队开支,一旦漕运改道,他崔庆功的三十万大军将难以为继。
为此,突破淮北的地域限制也就成了崔庆功的眼下之急,淮南是整个大唐最富庶之地,也是朝廷最主要的财政来源,扬、升、常、苏、湖、杭,得一地便可养活全军,这样富庶之地,却只有楚行水的数万赢弱之军控制,数月前,崔庆功摆出欲进攻淮南的姿态,却激起了朝廷的强烈反弹,甚至连张焕也派远征军来支援,崔庆功也知道淮南对朝廷的重要,故在做出进攻姿态不就便偃旗息鼓了。
淮南不能取,为安抚手下将领的强烈不满,崔庆功的目光便再次投向了襄阳,在他收取襄阳的计划中有文武两个方案,所谓文,就是利用他与王昂为儿女亲家的关系,首先是两家结盟,再暗命李希烈进攻襄阳,他则以支援襄阳的手段实现鸠占鹊巢,而武就是直接进攻襄阳,相对而言,文的手段要更有技巧也更加隐蔽,就在崔庆功准备借新年与王昂达成结盟之时,崔雄事件陡然爆发,迫使崔庆功的计划改变,而准备以为子复仇的借口进攻襄阳。
战争机器已经隆隆开动,从各地赶来的崔庆功各部云集汝阳,五天时间内,崔庆功便调集了十万大军,后续军队依然在源源不断地集结之中,粮草、马匹、民夫,原本打算进攻淮南而准备的军事后勤、征用的新兵,此刻全部用上了。
官道上满载粮草的大车在小雨中艰难前行,一眼望不见尾,车辕‘吱吱嘎嘎!’溅满了泥浆,一辆满载粮包的马车陷入泥泞之中,阻碍了大队前行,车夫拼命鞭打畜力,数十名士兵一起用力,将马车推出了泥泞,填平泥坑后,庞大的车队继续前行。
一队队新征的士兵在车辆和骑兵队间步行南下,他们大多衣甲不全,有的还拿着铁耙、有的穿着草鞋,沉默的眼睛里带着淡淡的忧伤。
忽然,身后数百匹战马呼啸而来,在一声声喝令和皮鞭下,所有的大车和士兵都进了田野,将官道空出,片刻,一队队盔甲鲜明的骑兵从官道远处驰来,连绵不绝,一直驰过近万骑兵,才见到近千执旗手到来,在铺天盖地的旌旗之中,一辆有百匹马拉拽的马车缓缓行驶,周围数百名侍卫保护,戒备异常森严。
在马车身后,一幅三丈的黑色金边大旗上,用银丝绣了一个斗大的‘崔’字,马车里昂首坐着的正是汝阳郡王崔庆功。
此刻,崔庆功一脸春风得意,他最担心的裴俊大军在两日前仓促北撤了,仅仅在临汝一带布置了三万军队,显然不是为了干预他崔庆功进攻襄阳,而是防止他北上洛阳。
裴俊对于他的行为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王昂自保了。
崔庆功就像卸下重铠的士兵,他浑身轻松,狞笑着向山南王家拉开了巨弓。
射向襄阳的箭已经离弦,十万大军兵分二路扑向山南道,一路从正面杀入淮安郡,另一路绕道南阳郡,从新野向襄阳突进,同时,崔庆功又照会李希烈出兵协助,李希烈遂出兵三万,从齐安郡进攻江夏、汉阳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