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巧点头答应,旁边的张焕却笑道:“你们去吧!我四处走走。”
慈恩寺号称长安第一名刹,据说僧人最多时是永徽年间,达三千人之众,仅做饭的特大铁锅便有五口,但从开元后期起,唐明皇李隆基兴道教以削弱佛教的势力,慈恩寺也渐渐走向下坡路,即便如此,慈恩寺规模宏大,有僧侣近千人,层层叠叠佛堂寺院,走了几圈,便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
张焕也不例外,他瞻仰完韦陀像后便迷了路,转了几圈,竟到了观音院里。
院子里很安静,只有一个小沙弥在扫地上的落叶,见张焕进来,他急忙合掌施一礼,张焕向他点点头,便跨进了高坎。
慈恩寺的鱼篮观音像十分有名,是用一块白玉完整雕刻,大士一手托净瓶,一手挑着鱼蓝,宝相庄严、栩栩如生,让人一见便忍不住有顶礼膜拜的冲动。
观音像前跪着两名中年农妇正虔心祈祷,张焕也悄悄跪下,合掌默默念道:“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请护佑我娘在太原平安无事,请护佑弟子今年科举金榜题名!”
正在祈祷,忽然院内传来一个男子的厉喝,“不行!崔小姐要上香,叫里面的人立即给本公子出来!”
随即一轻柔的声音传来,“楚公子,人有先来后到,我们稍待片刻,又有何妨?”
第三十三章 风波起
两个农妇皆已惊惶逃去,观音像前只剩张焕一人,他虔诚地合掌祷告,仿佛没有听见院内的杂音,一直过了约一刻钟,他才慢慢站起,身后的小沙弥已经等候他多时。
“施主若敬香完毕,请速随我来!”小沙弥低头快步向院内走去,张焕随他来到院中,迎面便看见十几人对他怒目而视,皆是身体粗壮、孔武有力的家将一类,在他们前面站着一个年轻男子,穿一身白袍,腰束玉带,金冠拢发,长得眉目清秀、温文尔雅,但他的眼中却透出一种被压抑的怒气。
张焕的目光却落在一旁年轻女子身上,留下的第一个印象便是高,她比旁边的贵公子足足高出一个头顶,体态丰腴,她穿着一袭深红色的榴花染舞裙,胸前露出一抹雪白的肌肤,肩披黄帛,套着一件绿色窄袖短衫、腰垂红色腰带,亮丽的色彩在萧瑟的冬日显得格外夺目。
但她目光却宁静,双眸俨如潭水般深遂,仿佛笼上了一层薄薄的烟雾,让人难以看出她的喜怒哀乐。
见张焕被领出,她歉意地向后退了半步,张焕亦笑着向她微微点头,表示让她久等了,随即他向那年轻男子拱拱手笑道:“菩萨面前不敢失礼,让老兄久等了!”
那男子面无表情,只在鼻腔轻轻哼了一声,他转过头去,脸上却浮现出怜爱之色,声音极其温柔地对那女子道:“宁妹,请!”
张焕走到门口,又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只见那小姐婀娜多姿地走进了观音堂,盈盈在观音面前跪倒,那年轻公子犹豫好久,似乎想和她一起跪下,但小姐身后的一对孪生丫鬟却凶巴巴地拦住他,夺去了他的非分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