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诸葛亮就是这么被说服的,刘琮身为汉室宗亲,征南大将军,当今天子的御弟,无论他多么吹嘘,只要他坚持匡扶汉室,众人就没有理由不相信他。
碍于情面,董和自然也是连连称赞刘琮的匡复大计。至于内心真实的想法只有他自己知道。随后刘琮又在阆中呆了四五天,一方面在董和等人的陪同下,察看了阆中的民生和防御情况,同时参加了几场阆中守将们的答谢宴。对于这样的宴会,刘琮自然要参加,天赐良机,结交巴西郡诸将。
而在巴西诸将看来刘琮即对自己有救命之恩,又平易近人,还文武双全,实乃大汉之栋梁。而那些文人更是恨不得天天与刘琮在一起,刘琮是很么身份?他们这一辈子可能能够见到的最高级别的朝廷命官了吧。当然刘琮也没有让他们失望,表现得规规矩矩,大方得体,让众人感叹刘景升有一个好儿子,大汉有一根柱石。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就算恩情再大,刘琮也不能赖在阆中,一来葭萌还有大量的事务要处理。二来董和赠予的钱财也要尽快运回葭萌。马上要准备发动攻击了,刘琮不想粮草不足。有了这笔额外之财,就可以犒赏三军,将来收服白水守军时也能分发钱财以提高将士的忠诚度。
刘琮要回,董和自然也不会拦着,毕竟各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当天董和亲自带人送出阆中二十里。随后令董允一直将刘琮一行送回葭萌。
董和在时,董允一言不发。
等到自己的父亲回城之后,董允便是直言不讳:“将军鸿浩之志,允佩服至极。奈何刘璋亦是汉室宗亲,将军行事恐有诸多不便……”
董允此言一出,刘琮大吃一惊,自己与董允从未见过面,这小子怎么知道我的鸿浩之志?
董允如此明了的指出刘琮的尴尬处境,说明董允对刘璋和刘琮都有详细的了解,不愧是牛人啊,看年纪不过二十出头,眼光之毒却是不输给诸葛亮之辈。
刘琮略带尴尬的看了看董允,欲言又止。心中暗想,这样聪明的人将来要是不能为己所用,那就只能杀掉了,留着他们太可怕了。好在还有时间,就算暂时不能说服董和、董允父子,等自己攻下成都,拿下刘璋,或许还有机会。
第二百五十二章 逼反马超
董允似乎也觉察到了刘琮的内心变化,不过他没有停下来,而是策马向前跑了几步,众人一看知道董允似乎有话与刘琮单独说便是放慢了速度跟在后面。
刘琮追上董允之后笑道:“琮与公子此前素未蒙面,公子今天如是说怕是有点冤枉本将了。”
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编故事,编故事就是确有其事!刘琮虽然知道这种解释苍白无力,但是作为一方诸侯,这样的掩饰还是需要的。
董允听后直摇头:“将军,允是因蒙将军厚恩,才开诚布公。将军此次阆中之行应是为家父而去吧。
葭萌与上庸之间夹着一个巴西郡,将军若是将来对成都用兵,允父子便是将军最大的障碍。允知道刘璋非将军对手,所以此趟回阆中之后也会竭力说服父亲。允在此向将军保证,就算允不能最终说服家父,巴西郡也必定不会为难将军,将军大可放心从容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