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子客气,二公子的事迹老夫最近也是有所闻啊,只要老夫办得到,老夫一定竭尽所能。”
“其实刘琮是想在江陵建一个大医馆,除了治病救人之外,还要大批量培养医生。想必先生在对付疫病方面也是有独到的见解。
所以刘琮想请沈槐老先生和您一起前往江陵,平时给年轻的郎中们传授些治病救人的知识。同时抽空整理一些对付疫病的方法,若天有不测,再出现前些年那样的大瘟疫也好有个应对。”
“公子深谋远虑,情系子民,老夫佩服。公子所言正是老夫所虑。
如今汉室衰微,天下群雄并起,大兵之后必是大疫!这些诸侯们若是个个如公子这般,则天下大幸啊。奈何他们都对百姓的生死不闻不问。一些民间庸医更是乘火打劫。‘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对片刻,便开方抓药,只知道赚昧心钱。
更多的人,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记了自己的本分!”
张仲景越说越气愤,刘琮心中暗想,果然是医圣,连华佗都被他骂进去了。
事实让华佗医术不差,可却和张仲景恰恰相反。华佗毕生都以自己是医官不能入仕为耻。甚至在给曹操治病时,都耍小聪明,怕给曹操治病断根了便得不到重视,结果被曹操识破丢了性命。
这张仲景当着官还开堂坐诊,两相比较确实差距太大。
“先生既有此心,刘琮恳请先生与琮一道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由琮提供场地和资财,凭借先生的医术……”
“老夫定当尽力!”
“如此刘琮替荆州黎民,替天下百姓谢过先生!”
“二公子休要客气,这是医者本分,只是将来可能还要多多仰仗公子。”张仲景是何等聪明之人,他虽然立志控制瘟疫蔓延,但个人力量毕竟有限,这二公子如今在荆州可是风光无限,一般的公子才不屑于操心这种事。如今刘琮很主动提出,张仲景自然十分愿意合作。
第九十三章 武陵蛮乱
能诱拐到医圣,也算是刘琮再次回襄阳的意外收获,回到江陵之后,除了第一时间给部下封官加爵外。就是组织力量修建医馆,开办医校。张仲景的儿子也从襄阳搬到了江陵,同来的还有张仲景的许多同行以及那位看张仲景笑话的沈槐。
为了解放张仲景,刘琮专门安排了人给他打下手,重点研究对付瘟疫和整理伤寒病治疗理论。而同时在南郡大肆选拔年轻人有意攻读医学的,免费到江陵的医馆就读,凡属能够顺利通过考核的,进入军队便领九品俸禄,自己开医馆诊所的,刘琮也负责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