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页

三、中日和谈,确定未来百年东亚之格局,必须正式而细密,建议双方随员先与列强公使及调停代表,商谈全部议程,再妥善进行谈判。

四、帝国在和谈结束之前,举国一心,将不发表任何声明,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当前局势之举动,希望清国亦恪守本分。

五、本次和谈,帝国首相伊藤博文阁下全权负责,伊藤博文之决定,即帝国最后决定。

声明出来,中方代表好好揣摩了一阵儿,连同谭嗣同在内,都倾向于日本代表团这是在绷着架子,谈判么,就是两国之间谈条件。小鬼子败了,可还得拿着架子。咱们这边也不能服软。世铎还笑骂了几句:“比沉得住气儿?小鬼子还差得远!咱们且高乐,就当散心了,随员尽管去谈,礼节仪式,跟他们一个字眼一个字眼儿的抠,拖,拖死他们!他们爱在天津住多久,那就是多久,随便他们!反正用不着咱们开房饭钱!”

接下来几天,果然就是双方随员接触,都是彬彬有礼,可都是每个细微末节都要争论好大一阵功夫,两天接触,第一项议程谁先进门,谁后进门,座位如何安排,可还都没谈好呢。世铎军机当得久了,军机当差苦,那是天下闻名的,凌晨三点就得起床上朝。到了天津名正言顺的拖日子,又拜客又传了几个班子悄悄儿的听两场戏,真是有点乐不思蜀。

谭嗣同没有世铎那么轻松,这次和谈,是他跃上政治舞台第一击,只能办好,不能办砸。在天津,他尽其可能的搜集能拿到手的日本资料不舍昼夜的研读,如果说在大清时报的时候儿,徐一凡也给过他相当的日本资料,他多少有点照本宣科。这次,却真正的读到了心里面去。午夜往往披衣而起,只是在中庭沉吟。

这条路,我们又走不走得呢?

天津的日子,在日本使团有心,而大清使团淡定的情况下,如水一般滑过。直到徐一凡的那篇檄文发出。

※※※

“复生!复生!你瞧见这个没有?”

四五个人乱纷纷的冲进谭嗣同卧室,谭嗣同贴身老仆拦都拦不住。体制所关,谭嗣同住的地方倒也不错,既宽敞,家具也是上等的,津海关道知道谭嗣同新派,特意让的一个小洋楼出来,不过谭嗣同身边,还是只那么几个寥寥的使唤人。

昨夜谭嗣同书看得晚了,也想得深了一些,披着衣服上床不过才闭眼一会儿。这么多人冲进来,他也微微有点不快。听听声音,仍然是康有为杨锐林旭等几个同道。他也不好说什么,揉着眼睛起来笑道:“各位,何来之早?日本人那里,有什么变故了?以伊藤博文之雄杰,不会这么快沉不住气吧!”

康有为冲在最前面,眉宇间满是得意洋洋的神色,将一叠抄报稿子重重放在谭嗣同前面:“复生,瞧瞧你那个兄弟说了些什么!他竟然是摆明车马,要将两江变成大清的化外之地!他居然想自成局面,一方诸侯!哼,说不定还有问鼎天下的意思!复生兄,你替你那位兄弟的辩解,现在看来,也实在太过好心了!”

谭嗣同一怔,摇摇脑袋,看着面前诸人一脸沉重的神色。他现在地位不同,不像从前那样易于激动了,招手让老仆送上一把热毛巾,深深的辗了一下眼窝,才在众人的目光下,拿起那叠抄报稿子细细的看了起来。

越看,他的脸色越是沉重。到了最后,他放下稿纸,良久不语。

康有为在谭嗣同对面坐了下来,手轻轻的拍着椅子扶手:“复生,如何?兄弟此前所言,句句都说中了吧?现在却是我等要表明立场,尤其是复生你,更要站住脚步!我康南海,已经在徐一凡口中臭名昭著,不需分辨什么,倒是复生兄你,现下可一定要有所表示!”

说到后来,他竟然得意起来:“哈哈!哈哈!没想到我康南海一介书生,除一身正气之外,手无缚鸡之力,竟然得那位海东大帅如此青眼有加!可惜啊可惜,两江那位虽然识人,可是却不识大势!中枢有我等在,此子祸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