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吏掀开门帘,入内回话道:“大老爷,方才西城兵马司使人来报送消息,道是煤炭紧缺,煤价暴涨,每斤几乎要涨到上个月的三四倍价格!”
当年旧时京城燃料以木炭、木柴为主,但砍伐了三百年,周边林木越来越少,再加上高宗皇帝时期,莫名其妙地下旨在京师周边数个县封山育林,导致木炭木柴缺口很大。
所以近年来京城所用燃料中煤炭比例急剧上升,至今已经占到四五成左右,煤炭也成为京城百万人口不可缺的生活资料。
京城周边特别是西山地区盛产煤炭,约摸有煤窑数百,岁产煤炭将近两亿斤,宛平、房山二县所辖山地更是京城煤炭供应主要来源。
京城九门,各有特色,这京西煤炭入城主要是从正西的阜成门入城,京城一些大的煤市、煤铺都位于西城内外,大内惜薪司西厂也设于西城。所以是西城兵马司而不是别的兵马司派人前来急报煤市的行情。
李佑听到消息后,心里暗道,这西城兵马司真是孝心可嘉,遇到这等事居然能想到迅速通知他。
李大人家里人口数量远超正常五品标准(妻妾太多),公家供应真是杯水车薪,指望不上,所以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他家里都是南人,首次这样二三十口人在京城过冬,由于经验不足,估计数量有误,导致储备的木炭煤炭不太多。
这京城冬季天寒地冻,木炭也好煤炭也好,是终日短缺不得,不然就真是全家受苦受罪,还是赶紧去抢一批囤积起来比较保险。
李佑当即将张三叫进来吩咐道:“你带上二十名军士,去西城煤市收购木炭或者煤炭,运上两千斤到家里去。”
张三应声就要去,又听到老爷喊道:“慢着!”回身却见老爷站起来,拍拍手上的灰,“听西城所报情形,煤炭似乎很紧俏,我亲自去购买。”
如果真的出现了紧张情况,李佑担心张三这区区家奴抢不过别人,毕竟京城权贵实在太多了。
为了冬季的幸福生活,李大人雄赳赳气昂昂召集数十军士,准备去西城抢煤。而报讯的书吏目睹了全过程,站在一旁目瞪口呆,表情怪异。
李佑跨出门去,偶然瞥见那书吏神态,奇道:“你还有什么话说?”
书吏略有畏惧地口吐实话:“大老爷似乎有所误会,西城兵马司报煤价消息,是要请示大老爷处置并请大老爷上奏朝廷的。”
他的潜台词就是,西城兵马司禀报消息,是公事的上传下达,不是为了让你老人家抓紧时间动用公器去抢煤的……
“这和本院有关么?”李佑疑惑地不耻下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