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起年年批准两淮盐场五亿斤产量,李大人有点冤枉户部了,只不过是萧规曹随而已,一般人哪能弄得清余盐产量,只当是损耗看待了。
结果官盐五亿斤一直不变,而余盐渐渐增加到上亿斤,这才给了南京方面和运司衙门的可乘之机。
这户部右侍郎一时也说不清,总不能自承户部疏忽大意对余盐失控,只得道:“盐民滋生,产量日增,此乃自然之理,绝非人力可阻也!”
李佑冷笑几声,反问一句:“那就是你们户部荒废政事不作为了?”
李大人口舌如刀,左一个失职,又一个不作为,叫户部尚书晏俊听得眉头直皱。
这里是廷鞫,主要是为了审理两淮余盐案,但现在话题被李佑带得越来越偏,居然开始议论起户部职责和是否存在失误。
哪个衙门没有失误?认真讨论起来,谁都有一箩筐的失误,但李佑偏偏在此兴致高昂地说起户部,其心可诛!
对于入阁形势,晏尚书比任何人都研究得仔细,对于李佑的目的,当然也是一清二楚了。李佑今天就是为了不择手段将他这个大热人选的声势销去,从而间接推动第二热门卢尚书入阁。
他也认识到,无论他今日是否出面对案情发表言论,李佑都会瞄准他的。肯定是从接到案子的一开始,李佑便准备布局了。
想至此,晏尚书忍不住看了眼身边的卢兵部。
这卢尚书面无表情,心中早已苦笑无数次了。他自从年轻时遭了打击和磨炼,为官一直很讲究稳字,数次教训李佑也是如此教训,但这李佑心窍太过于灵活了,简直就是传说中的七窍玲珑心。
这次入阁机会,他知道自己抢不过晏尚书,晏尚书确实比自己要高一截。所以他打算运作的是户部尚书这个职位,只要能当户部尚书,也算是前进了。
没想到李佑居然能无中生有,硬是制造出一个上位时机给他,真是有点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
李佑与户部官员不紧不慢地磨嘴皮子,可让文华殿大学士袁阁老急坏了,他也发现了徐首辅与彭阁老之间的芥蒂和契机。
说起内阁次序,那徐首辅在他上面,强势彭阁老在他下面,就他夹在中间最难受。现如今眼瞅着那两人有机会分裂,却迟迟不引爆,能不着急么?
随即站出来,对李佑喝道:“李佥宪!户部如何另有公论!今日叫你上殿,是让你问案来的,你休要枝节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