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页

因而内阁便根据朱批圣意,草拟出罢免李佑提督五成兵马司的诏旨,并发至吏部执行。

于是,李佑免职留官之事阴错阳差、完完整整地走完了大明朝廷公务流程,惨剧只因一个误读而起。若知晓是留有余地的辞职,长公主只怕也不会劝母亲下狠手……

由此可见,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的真谛……最高层小小一个误解,就将李大人的官路转了向。

闲话不提,李佑在吏部与熟人扯了几句,便要告辞,却见有个小吏道:“归德千岁使人来留了话,如果李大人领过旨,就请前往十王府一行。”

李佑十分惊异,长公主召见他去十王府宅第时,从来都是派人去家中悄悄传唤。今日为何改了性子,居然在衙门中公开召他去私宅?这太嚣张了罢。

还有,上回吵过架还没过几日,正处在冷战时期。心高气傲的长公主怎么主动拉下面子,请他去见面?

李佑不是假清高的人,既然归德千岁都传了话,他也不抗拒,现在能通天的大腿是稀缺资源,过了这村就没别的店。于是他离开吏部,上轿就去了十王府。

归德长公主宅邸银殿上,照例是大理石屏风隔开了男女。

李大人在这边坐稳,还没先开口问候几句,便听到另一侧很迫不及待地问道:“你去吏部领过旨了?”

嗓音还是那个嗓音,李佑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头,屏风后面还是那位千岁殿下么?也太热情了,太不矜持了。

李大人边想边答道:“方才去过了,自然领旨而行。”

归德长公主数落道:“对于此事,我是很同情你的,但也要怪你自己。你不听我的劝告,一而再、再而三的如此行事,难怪要惹得母后大怒。”

我辞个职就大怒,这是什么气量?李佑腹诽道。

只听千岁殿下絮絮叨叨地说:“发生这样的事呢,大家都不想的,不要说我没提醒你,官场的运气,是不能强求的……”

李佑越听越糊涂,归德长公主明着是同情和关心,但他却从她得声音里听出一丝喜悦,以至于喜悦到讲话婆婆妈妈,大反常态。

她兴奋个什么劲头?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