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页

崔真非献计道:“巡捕营官军任用皆在兵部,东主你又是兵部老尚书门人,可以借此与巡捕营官军多多合作。如此东主在上,巡捕营在下,如臂指使,至少不必担忧被兵马司掣肘而不能有所作为。随后可以徐徐图之。”

李佑奇道:“那又何必舍近求远?本官直接拿卢老尚书去压兵马司就可以了。”

崔真非无语,迟迟才道:“这个,东主有所不知,兵马司乃是文官,比同京县知县,不受兵部管……”

李佑愣了愣,他一直以为兵马司是武官,闹了半天原来是文官。

又吩咐两人道:“崔先生说的有几分道理。不过本官这个佥宪察院是初创,先得将架子搭起来,明日周先生与我去户部要一要开办银子。崔先生在家,细细琢磨本院审判之权、考核之权等条例,看看怎么定才是妥当。”

第四百六十六章 慈圣宫的后手

李佑这次履任,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白手起家,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

京城地界与别出不同,天子脚下的事务都是由朝廷管辖,李佑这新衙门与大批部、院、寺、监以及顺天府一样,从名分上都是直属于朝廷的。

但朝廷毕竟是个虚词,大部分具体实务都在六部手中,从人事到财务等皆是六部直管。若李佑想开张,几乎要与六部挨个打几遍交道。

衙中书吏,要由吏部调拨;钱粮开销,要由户部度支;关防印把子,要由兵部发放;司法权限,要与刑部协商;衙署房舍,要靠工部解决。只有清贵的礼部,不与他这些俗务沾边。

李佑当年在内阁担任中书时,其实活动范围很小。但接触最多的就是两种官员,一种是下家大学士,一种是上家六部各司官员,所以李大人对于和六部打交道不是很犯愁,多多少少都可以找得到相识之人。

李佑三番五次朝堂大战,都是极其高端的中枢里,与六部各司业务官员波及不大。所以在这个层面里,他倒没直接得罪过什么人,除非好死不死地遇到了与几位大学士非常亲近的徒子徒孙。大概六部各司官员也犯不着招惹他罢。

八月十三日,李佑手持诰书,来到承天门外各部衙门开始活动。在地方上,他是大老爷,到了京师,就没这么金贵了。该自己出面时,别人代劳不了。

先去了户部,被负责他这部分的陕西清吏司度支科小吏告知:“李大人先确定了人头,才好计算开销并支取银两。”

随即李佑又去了隔壁吏部,被热情周到地建议:“李大人先有了公署,我等才好调拨书吏去填充。”

其后李佑又去了工部,营缮司主事为难道:“无论重新营造也好,使用现有空余官署也罢,不能空口无凭给了阁下,须得有印信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