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部郎很意外道:“你不去读书了?熬到肄业坐地升级的美事,可是不常有的。”
随即朱大人想到李佑与吏部尚书有点关系,便琢磨出几分,毫不见外地问道:“天官能用上你?叫你去哪里?”
话都说到这里了,李佑略一沉吟,掂量几下朱部郎的人品数值,而后答道:“约摸是中书舍人。”
“分票中书?”朱部郎立刻就猜了出来。
李佑点点头承认了。
朱部郎朱探花虽然被朝臣阻止不能任翰林,但也常去文华殿侍讲,辅导天子功课。本来他这宗室是要避嫌的,大臣们也不放心,一个皇亲给天子讲经论史,万一屁股坐歪了怎么办?意识形态问题绝对轻忽不得。
但天子信任朱部郎,时常传召,最后内外妥协,给朱皇亲安排了一个侍讲的名头,只许讲诗文书法而不许讲经史。
总而言之,时常出入宫掖的朱部郎对内廷动向有所了解的,所以他猜得很准。能让李佑放弃坐监升官机会的中书舍人,肯定不是普通的刀笔吏式舍人,更不可能是地势清要的中书科舍人,必然是那太后下诏新增的分票中书。
“不想许吏部也真看重你……”朱部郎感慨后却劝阻道:“你先不要注名。分票中书此事中外瞩目,甚为难测,许吏部固然把持铨曹大政,但难保不出意外,万一不成你何去何从?挪到其他什么位置也不如坐监升一级好。”
李佑皱眉沉思……朱大人说的也对,这么敏感的事情谁能有万全把握?还是不能太盲目相信许尚书。
朱部郎又道:“更何况以本官的看法,设分票中书只是当前的权宜之计。等到内阁出了首揆,分票中书自然无用了,或者裁撤或者名存实亡状若鸡肋。若名籍在国子监册,你随时可以退身坐监,有一条后路总是好的。”
朱部郎这个建议其实很符合李佑遇事先思退、未胜先料败,万事求稳当的保守心态。
不过去国子监读书也不是什么难事罢,按照新出的补监制度,找一个没用过名额的四品大员推荐就可以了。李佑便问道:“朝廷今年补监,让在下这等出身有机会习圣人之学。若诸事不谐时,自可寻一位老大人推荐入监,如今也没有保留名籍的必要罢?”
“朝廷之事,你还是知道得太少啊。”朱部郎答道:“给杂流补监获出身朝野非议者甚多,实不相瞒,本官也是极力反对的。不过时任次辅裴阁老为国家求贤计,力主此事,如今他已致仕,难免有人去政息之忧。”
这么说来入监读书的机遇还挺宝贵,错过这次坐监下次可就不知道还有没有了……原本认识一票各方大员而有所依仗,不怎么珍惜坐监的李佑登时纠结万分。
他不经意抬眼却瞥见朱部郎神容轻松,怡然自得的持盏品茶,心里忽地有了明悟,朱大人是在等着卖人情呢,这种手法在官场中太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