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页

对了,沈安突然挠头道:“好像还听说,李推官和一个什么陈巡道十分亲近,小的差点忘了这个。”这个事不如李佑打参政骂知府那些传奇段子新鲜有趣,所以一时没想起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登时沈同知的信心彻底冰消瓦解,他还能等待到所谓的天时么……

余师爷开口打气道:“东翁!只要谨言慎行,大不了作一闲职,或者调往他方。既便有钱粮田亩公务要办理,最终都需盖知府大印才做数,李推官想栽赃陷害,也要牵连到府尊,没那么容易。关键在于守好私德即可。”

打气归打气,沈同知相当紧张,他还真就此龟缩在同知厅不出,一心严防死守,每个细节都要提防到李推官。

连日下来,戒备得不错,似乎叫对头无计可施,沈同知感到自己运筹帷幄甚有效果,不免有些自得。他哪里知道,李推官虽然在王知府面前拍了胸脯要教训他,但没等开始,忽然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叫李佑将全部注意力都转移了过去。

沈同知暂时没什么直接威胁,李佑便顾不上了,沈同知的龟缩大法,看在眼里只当笑话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扭曲的事态

李佑还真是遇到了一桩奇事。这日他正在批案卷时,见张三走到身前,拿了一封拜帖呈了上来。展开看去,字写得不错,内容却是有人自称李父的故旧,前来拜访。

当即李推官哭笑不得,前几天他还在同情陈巡道屡屡被打秋风,庆幸自己不是读书人出身,没有错综诡异的关系网,不料今天也遇到这么一遭。他父亲这个老捕头哪来的这么有文化的故旧?

正所谓贫在闹市无人理,富在深山有远亲。

李佑没兴趣应付这样的人,刚想叫门子随意打发了去,又发现拜帖下另附有书信。再看就认出信纸上居然真是父亲亲笔所书,介绍李佑见见持信人的。

既然有父亲的话,李佑便打发张三去领人进来。却见那人不到四十的年纪,衣冠整洁,长眉细眼,一副风流蕴藉的样儿,到李佑身前作个深揖道:“末学后进周杰希,见过同乡李大人。”

末学后进啊,敢情也是个读过书的。看在这个份上,李佑随意拱拱手,算作回礼,也不开口,等着对方先说明来意。

周杰希无视李推官的冷淡,自顾自道:“在下有一件天大的喜事,要说与李大人。”

喜事?还天大?李佑想自己现在的状况,升官不可能,发财正在找,娶妻已经有了,其他哪会有什么大喜事可言。

张口故弄玄虚大话唬人,真是千百年不变的说客套路,岂不知老爷我对于此道也是熟门熟路的,李佑心想。若非看在父亲书信面子上,早将他乱棍打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