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没个合情合理的由头会让别人说闲话,在外人看来好像几个下属处心积虑密谋拉知府下马似的,以李知事、王同知、陈知县的为人,都不愿意担上这个风评。所以要让事情发生的既很偶然又很必然。

李佑回到虚江县县城家中时,已经是半夜。睡下的父母妻妾都被惊动了,全家人聚在堂上说起话来。

李父问道:“小二莫不是在府城失势了?不然那蒋巡检为何敢毫无忌惮地要侵占你的丝行?”

这时候李佑看着隐瞒不住,便说:“初来乍到,总有些隔阂,父亲不必多虑。”

李母朱氏紧张地说:“若府城不好这个官不做也罢,小二还是回来继续当典史叫人安心。”

李父高声道:“此话休要再提!便如逆水行舟,堂堂男儿怎可畏难而退。”

此后李父便和李母回了屋,留下李佑和妻妾说体己话。

想起巡检司的关书吏,李佑对关绣绣说:“明日请你那堂兄过来,为夫找他问些巡检司的事情。”

“他已经去职了,如今不在巡检司。”关绣绣答道。

李佑惊讶道:“难道是因为我的原因?”

“新巡检容不下他,一同去职的还有孙先生。”

连孙及也被赶走了……这可有些麻烦。李佑在西水巡检司两个称得上自己人的都不在,那该找谁当内应去打探蒋巡检的劣迹?李佑又不得不检讨起自己当巡检时架子太大,任职时间又短,这会儿居然找不到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李佑目光一转看见了刘娘子,想起自己当初这个巡检还是从岳父手里借过来的。老泰山在巡检司经营十几年,又比自己有手腕,况且他退养不过才几个月,现在总该还有些能够托付大事的亲信留在巡检司里罢。

“明日为夫和娘子去拜见岳父岳母。”李佑对娘子说。

刘娘子欣喜地点点头,梅枝插嘴道:“刘太老爷要去当和尚,那边家里快翻天了,老爷去劝劝也好。”

李佑哑然失笑道:“出家也没什么不好。”

“太老爷还想把家中良田捐给庙里,主母姨娘们都闹起来了。”梅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