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们只是寻那刘七巧的麻烦,可不是为他们梁家卖命的。”石达开凑到了石香姑的耳边小声地道。
石香姑淡淡地扫了自己的弟弟一眼,目光落在了自己腰畔的剑柄上。“阿弟,别忘记了我们疍家人就是靠着团结跟朝庭周旋到今天的,梁少如此信我等,此时若是不守望相助,难道要日后等那些西夷海盗声势大涨,打到了自家门前,你才能明白这个道理?”
啪啪啪……梁鹏飞拍响了巴掌,站起了身来。由衷地敬佩跟前这个漂亮得似乎应该与海盗这个危险职业绝缘的绝色女性,梁鹏飞觉得只有巾帼这两个字才能配得上这位识大体,明事理,知道刀子对外的女人。
“石小姐的话,实在是令梁某佩服,若是我华夏儿郎皆能与石小姐一般想法,齐心协力以御外敌,当年又岂会让那满人骑在我们的头上,而我们这些人,又怎么流亡于海上,成天为了自己与家人的温饱,在刀口上卖命?!”梁鹏飞沉声叹道。
听到了梁鹏飞这话,在场的众人也皆是一脸愤色,石达开满脸涨红,羞愧之色,布满了脸庞,却也不得不认同梁鹏飞的话有道理。
第47章 迁界禁海!
不说别的,光是老梁家手下这两三千号当海盗的,要么是犯下了案子,要么就是与那官府不对盘,而最多的却是早年从深受那迁界禁海令而愤而遁海为盗的和台湾兵败之后逃亡过来的,后边这两种人至少占了三分之二还多,这也是这段时间梁鹏飞跟留驻在岛上的那些跟随他爷梁承嗣的那些老人口里边知道的消息。
其中有些老人,却是当年从台湾逃出来的,岛上有位九十七岁高龄的老海盗,就是当年从台湾辗转流落到了岛上,而且这么多年来,一直还穿着汉家衣冠。当时梁鹏飞看到这位老人家那苍苍的白发,嘴里边念叨着当年台湾陷落的情景,描绘起因为迁界禁海,使得两岸民生凋零,最后败亡于满清之手的那段悲惨历史,梁鹏飞就不由得悲中从来。
所谓的迁界禁海,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大暴政,时间大致在顺治末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收复台湾)左右。
由于满清统治者的刻意隐瞒,使得这方面的历史资料相当缺乏,即便有个别涉及也是大多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语焉不详。
不过,梁鹏飞来到了这个时代之后,才明白这项暴政到底给福建、两广和浙江的百姓造成了多么可怕的后果。
……
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郑氏手里夺回台湾。为孤立台湾,清政府规定沿海30里的居民内迁,片板不准下水。先是在福建沿海实行,后又推广到广东和浙江沿海。清政府划定一个濒海范围(从最初的濒海三十里左右,到后来的四十里、五十里、乃至到二三百里不等),设立界碑,乃至修建界墙,强制处在这个范围内的沿海居民迁移,有敢不迁移的,杀无赦,有敢越界的,也杀无赦。总之,让距离海边三十里到二三百里不等的整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一个无人区。
有史书记载:“广东迁徙沿海居民在康熙元年二月,清廷派科尔坤、介山二大臣巡视海疆,‘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折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民’。康熙二年‘华大人来巡边界,再迁其民’。‘甲寅(康熙三年)春月,续迁番禺、顺德、新会、东莞、香山五县沿海之民’。‘初立界犹以为近也,再远之,又再远之,凡三迁而界始定’。”
沿海迁界的过程也不象现在的三峡移民那样,先安置好移民的落脚,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偿,然后再一步步把居民迁移出去,沿海迁界的过程与其说是移民,不如说是一次残酷的驱赶、屠杀和掠夺。
与美国佬驱赶和屠杀印第安人的“西进运动”颇为相似,按照当时人的记载“勒期仅三日,远者未及知,近者知而未信。逾二日,逐骑即至,一时跄踉,富人尽弃其赀,贫人夫荷釜,妻襁儿,携斗米,挟束稿,望门依栖。起江浙,抵闽粤,数千里沃壤捐作蓬蒿,土著尽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