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执政北宫陀慢悠悠踱到谈论的众人背后,卫国离楚国相隔数个国家,对楚国没有恐惧感。前不久从晋国得到鹤壁的卫国,现在打定主意抱紧晋国的大腿,故此,北宫陀撩拨道:“虽然不是因为楚国求聘事件,但这次动员,用脚后跟想想,也知道:一定是因为楚国。”
子荡暴怒:“你的意思是说,我等的智慧还不如你的脚后跟?”
北宫陀嘿嘿一笑,正要回答,出去探听消息的各国侍从纷纷返回了,他们一路叫喊着:“出兵了,出兵了。晋人稍稍休整,立刻编练出了两个师,由张趯祈午带领,南下而去!”
楚国使者脸色一僵,急急叫过从人低声吩咐几句,从人备齐车马,悄悄从驿馆后门溜出,一路赶上南下的晋军,略略观察了一下,转身向郑国奔去。
第三百二十七章 我心烦,不是为了豆子
当日夜晚,赵武也没睡好觉,他走到自家花园里,背着手巡视着花园里的植物,思绪信马由缰,难以控制。
在没有路灯的情况下,古人是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本这时候四周应该黑漆漆一片,陷入绝对的宁静。但此时位于南郊的赵府正在坐出行的准备,武士们拿出家中珍藏的铠甲武器,擦拭打磨;侍从们整理这会儿马匹战车,以及马鞍等等。整个院落被火把照亮,连花园中也隐隐绰绰,仿佛是现代的城市公园。
人声鼎沸中,赵武仰望天空,看到了一片星海,他情不自禁畅想——这个时候,当其他人仰望天空的时候,他们在想什么?
一百多年前,希腊人仰望星空时,物理学诞生了,于是有了恒星、行星的分类;
七十多年前,罗马人仰望星空的时候,《万民法》诞生了,于是有了现代所称的“普世法则”;
这个时候,孔夫子也在仰望星空,也许他正是从自己的求学经历当中感受到知识传播的限制,于是他萌生了把贵族专享的知识传授给平民的念头,自他公开授徒之后,平民不再是“不准明白真相的普通百姓(简称: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于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现代所有平民学子的祖师——万世师表。
也许这时候,老子也在仰望星空,由此写下了不可知论的代表作:易经……
自赵武来到这个世界,世界改变了许多,但依旧有很多东西没变,比如赵城学宫,如同稷下学宫一样,它也是对贵族后裔开放的。所在赵武依旧夺不走孔夫子“万世师表”的称号。
没有改变的依旧是传统。从中国文化的本质来说,它是一种政教合一的体制。最高领袖是“天之子”,是神灵在地上人间的化身。他掌管祭祀用的祭器——鼎,也负责解释神灵对人类所说的语言(这就是“天人感应”学说的出处)。
君主是神,依次顺延,君王之下各级领导都是类似神灵一样,是需要膜拜的偶像,其中也包括自家先祖、老师等等,于是,你敢发个短信亵渎,或者质疑一下领导试试,立马“跨省”。
因此之故,孔夫子教授的知识虽然时过境迁,已开始不适应后来的时代,但它依旧神圣不可触犯。